在这次“围攻”中,许多跨性别者都表示出了极强的敌对性,二话不说,就将J.K·罗琳定性成了“TERF”,即反跨性别激进女权主义者。罗琳每次试图解释自己的观点时,就会被大量的跨性别者扣上了激进主义者的帽子,以致她不得不单独再发一串推特,来澄清自己的立场。
罗琳认为,性别并不像一些性少数群体所说的那样,是不存在的。试想,如果没有性别,那么同性恋与异性恋又作何区分?假如抹除掉所有关于女性的概念,无疑会让很多人的生活失去意义。罗琳觉得,她所陈述的,不过就是事实而已。
“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在表达基本立场之后,罗琳一再重申,自己也曾是性别暴力的受害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她始终非常关心性别弱势群体的权益——无论跨性别与否。仅仅因为保留了对性别的基本概念,就指控自己仇恨跨性别群体,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荒唐至极。
“我并不仇恨跨性别者。”
最后,罗琳对跨性别群体的人权运动表示了积极的支持与肯定,但与此同时,她表示作为一名天生的女性,有自己的一套性别观念也很正常。对其他性少数群体而言,这些观点算不上是一种冒犯。
“支持跨性别人权,但也保留多数性别者的身份与观点。”
然而,互联网的二极管思维,再次占领了舆论的高地。性少数群体们非但听不进意见,还将罗琳曾支持过“性别论”的旧账,给翻了出来。
2019年,J.K·罗琳曾在推特上公开支持过一位激进派的反跨性别女性主义者。
这位激进主义者的名字,叫做Maya Forstater。Maya曾在伦敦全球发展中心担任顾问。2019年,她与机构的合约到期之后,全球发展中心并没有按照标准流程进行续约,而是终止了双方的合同。机构给出的原因,是Maya常年在推特上发布激进的性别观点,认为跨性别者必须要经过生理鉴定,才算真正改变自己的性别。
Maya的观点中,存在许多相当激进的部分。比如,她曾以跨性别者在女性监狱中犯下强奸的个例,作为指控并限制所有跨性别群体的依据,这无疑是对大部分正常跨性别者的一种侮辱与贬低。事实上,由于Maya的性别观实在是过于激进,直接导致她在首次劳务诉讼中,大败而归。直到二次上诉时,Maya的诉讼团队才通过“言论自由”的优势,拿下了这场官司。
从解约开始,到最终胜诉,J.K·罗琳始终坚定地为Maya站台,并且以个人名义为这场官司募集了整整12万英镑的基金。而且这次,罗琳在推特中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她在推文中认可性少数者行使自己的权力,但相对的,绝不能因为某个女性坚持自然的性别观,就强迫她们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