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影院终于迎来暑期第二波强势反弹,在继《侏罗纪世界3》揽获7亿票房后,由朱一龙主演的《人生大事》上映3天破2亿,走势被一片看好。
国内关于丧葬题材的影视作品其实并不多,之前引发大众讨论的影视作品不乏《哀乐女子天团》《吉祥如意》等优质之作。《人生大事》受关注的原因,不仅因为死亡、殡葬这个既小众又晦涩的题材,还因为电影用戏剧化的叙事来消除死亡带来的残酷,将该题材拍出了人间烟火与温情。虽然某些内容有画蛇添足之嫌,但毫无疑问《人生大事》是一部很走心的商业电影。
在艰难的时刻,我们格外需要一个“种星星的人”《人生大事》围绕着殡葬师莫三妹与孤儿小文之间的非血缘亲情展开。莫三妹因打架坐牢出狱后,只能靠经营父亲的殡葬店“上天堂”勉强度日,由于没有什么太大的人生目标,生活一直过得浑浑噩噩,深爱着的女友也选择与他分道扬镳。
这天,三哥照常送走一个老奶奶,可先是被老奶奶儿媳妇怀疑偷了老人的戒指,后又遇到其孙女小文拦路:“你把外婆还给我!”,无论三哥怎么解释,小文就是不相信外婆已离开,因为此时的小文根本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为了让三哥交出外婆,她缠着三哥住进“上天堂”,成为克星般的存在。舅舅和舅妈不愿抚养小文,只能将她暂时放在三哥的殡葬点托养。三哥起初并不喜欢小文,但善良的他同情小文的悲惨遭遇,在此期间,三哥也遇到了很多看似过不去的事儿,日思夜想的前女友甩了他,还坏了别人的孩子;父亲原本想将房子过户给他,可房本意外放到了洗衣机里;与他不对付的小文偏偏又在一场葬礼上闯了祸。生活鸡飞狗跳,却也充实有趣,在相处过程中,三哥和小文都渐渐接受了彼此,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却像真正的亲人一样,互相救赎,互相依赖,互相治愈。
影片能走进观众的心里,主要因为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影片具有市井烟火气息,三哥咬牙切齿“莫烦老子”,小小年纪爱打麻将的小文也一口一个“老子“,两人一个武汉话一个川渝方言,偶然夹杂着一些塑料普通话,在从大街小巷吵吵闹闹,越骂越可爱。方言本身有一种很神奇且自然的烟火气,当然营造生活的落地质感,显然不是只依靠方言就能完成的,影片中每个角色也都是贴地而行。比如,莫三妹的职业一直被歧视为是“吃死人饭的”,隔壁婚纱店的小胖妈妈,就是歧视的具象化代表之一。她嫌弃灵车停在婚庆店门口晦气,带着儿子趾高气扬地背唐诗“我们是有文化的孩子”。比如受奶奶影响的小文,不爱玩儿童的游戏,而是爱打麻将。孩子的一言一行总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幼儿园亲子日,小文和隔壁小胖的表演的那一通表演“老妈你一路走好”,除了回击“殡葬这行晦气”的世俗偏见,也有孩童天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