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什么问题都有一个适应期,只要是亲鱼感觉到绝对的适应,一切都不是问题。
当然了我们是可以适当使用些软水饲养燕鱼的,但也没必要去整天又是检测又是软水机的,差不多即可,这个不是重点问题,或者说关系其实并不大,我们这里指的是普通的燕鱼。
第一窝鱼,如果是混养的,就让它们在原缸生产,不要手贱去动了第一窝鱼苗对于很多新鱼友来说感觉非常重要,事实上对于成年燕鱼才是最重要的,有助于培养它们对于鱼卵和鱼苗的认识,以及它们看护鱼卵的熟练程度,如果我们观察到位,是可以提前把打对的燕鱼给提出来的。
如果没有那个观察力,不如就让它们在原缸自己看护、自己生产就可以了,一般的由于燕鱼的雌雄发情期有所差异,第一窝鱼卵会以失败告终,但最好我们还是要把它们原缸隔离,给它们一个稳定的心情,这样以后就比较好办事了,可能第三四窝就会成功。
有些燕鱼摄食鱼卵并不是故意的,而是由于不认识、别的鱼侵入、感觉环境不安全,小鱼苗有危险,等等这些原因导致它们把鱼卵吃掉了,一旦吃习惯了,这个事情就很不好办了,原缸隔离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并且要给它们预留至少三分之一的空间。
可能第二窝或者第三窝,小鱼苗就降生了,然后它们自己有了充足的看护孩子经验,我们就可以单独把它们提到繁殖缸繁殖,这都是我们在自家饲养燕鱼最好的办法,其他观赏鱼大致也都一样。
即使是提到了繁殖缸,最好也要把它们所熟悉的产卵桶或者水草一并提走,这样它们很快就会熟悉环境。
大批量繁殖,单独提罐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总感觉我们孵化,永远没有大鱼看护的好有些鱼友比较性急,非要把产卵桶或者水草提出来,让鱼卵单独孵化,这也不是不可以,这样的做法会有利于燕鱼亲鱼很快再次繁殖,但小鱼苗的出鱼率或者成长的速度,未必会比有大鱼看护的时候更快,这个是肯定的。
关于鱼苗的喂养问题,以及到底能和亲鱼待在一起多长时间,这也是要看亲鱼脾气的,比如说有些亲鱼既可以带小鱼也可以继续繁殖下一窝,而有些亲鱼就会有所舍弃,这个全靠我们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对于自己燕鱼的性格的了解。
换句话说,繁殖燕鱼什么最重要?不是水温、不是水质,那些东西只要需要,都可以立刻调理明白的,关键点在于燕鱼亲鱼的心情稳定。
只要它们的心情稳定,雄鱼到了发育年龄,哪里会有那么多不受精的鱼卵呢?
只要它们的心情稳定,个别白卵都会被有效剔除掉。
它们的胸鳍有效地扇一下,比起多少氧气泵都管用,比起多少庆大霉素都有效。
可惜的是,很多鱼友根本不注重自己的观赏鱼,心情和环境稳定的培养,而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于水质软硬度不对劲了、鱼卵发霉是因为防霉药物不够了,只要这窝鱼卵报废了,立刻就去更换雄鱼……
等等这些我们自己想当然的问题,新鱼友们都很注重。
为什么鱼场里需要做这些工作呢?他们是没有时间关注这些的,亲鱼看护不好就单独孵化或者直接淘汰掉,因为规模化养殖,鱼缸较多,菌类自然也多,所以才需要防霉,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饲养模式。
所以说,在这个热带鱼繁殖最好的季节,我们可以拿自家饲养的燕鱼开始练手了。
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怎么能最快的速度分出来已经成对的亲鱼,仔细观察它们是如何看护小鱼的,哪一条脾气好,哪一条脾气坏,观察鱼卵几天能出,亲鱼有何表现,它们出现什么肢体语言证明心理压抑?这些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缸好水,鱼缸的水质本来已经很稳定了,水温也适合,为什么还要去下药防霉,或者胡乱调理呢?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