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活到老学到老谁说的(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是谁说的)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5-02-28 16:31:5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文/刘庭华

活到老学到老谁说的,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是谁说的(1)

*之所以成为集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杰出诗人和书法家于一身的伟人,主要归功于他博览群书,永不满足;以书为伴,爱好终生;批判汲取,学以致用;超常的读*忆力和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想像力、抽象力)。

一、*读书的主要特点

(一)博览群书,永不满足

*说:“学习,也正是*的一个特点。他就是日夜不息地学习,他从来也没有感到满足过,他常常说这方面不会还要学习,那方面不会还是学习。……*的学习态度,他自己的口号是‘实是求是’。他是最老实的,是则是,非则非。”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他对*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主要是天生精明这一点——大概是不会错的。*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的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1、“有了学问,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常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深有体会:“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在中国共产党的*中,他之所以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战略眼光总是高人一筹,这与*的刻苦学习、博览群书、永不满足密切相关,这也是他成为中共领袖的一个重要条件——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埃德加·斯诺在谈到中国历史文化对*的影响作用时认为:*对中国现状和中国历史的渊博知识,是毛能够战胜所有对手的一张重要王牌。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科学准确全面,但却形象生动地说明*对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所产生的世界影响。例如:

第一,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党内有人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时,*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就明确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发展到“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他坚信:“朱德*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活到老学到老谁说的,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是谁说的(2)

◆*修改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清样(部分 中央档案馆藏)。

第二,*在《论持久战》中对中国抗日战争三阶段的进程、每一个阶段作战形式的异同及其结局的科学预测,充分反映了作为战略家、军事家*的伟大与英明,这与*熟读中外军事理论著作密不可分。七七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当时大而弱的中国能否取得抗战的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今后的进程如何发展?在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大问号。蒋介石把八年全面抗日战争分为二期抗战(所谓前期、后期,或第一期 、第二期)。历史证明,蒋介石的分法是错的。

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和有识之士也非常赞同*提出的观点。白崇禧认为,毛的理论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他把自己学习《论持久战》的体会向蒋介石作了汇报转达,蒋对此也十分赞成。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得到蒋的同意,由军委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的战略指导思想。傅作义读《论持久战》后,感到抗战中的重大问题都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便让其全军军官及干部学校学习之。……等等,不一而足。

活到老学到老谁说的,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是谁说的(3)

◆1938年,*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独立思考,寻根问底

*读书有四多:多读、多想、多写、多问。他读什么书,都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从不盲从,总是问一个为什么,他有一句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认为,读书既要有大胆怀疑和寻根问底的勇气,又要有保护一切正确东西(精华)的决心。

例如,1958年,刘少奇曾以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一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为古代官吏禁止带家属的例证。*觉得不妥,为查明此事,不仅翻阅了《全唐诗话》等书,还专门查阅了《旧唐书·列传·贺知章传》,发现贺传中并无不带家属的记载,*随即写信给刘少奇,陈述自己的看法,并送去载有贺知章传的那本《旧唐书》。

又如,对于中国哲学史上儒家“中庸”观念,*在1939年5月版的《哲学选辑》中批注:“中庸”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事物的安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辩证法的一个要素,但“中庸”整个(整体)地是反辩证法的,因为它害怕量变引起质变,把旧质绝对化,即把平衡作为追求事物最高目标,否定斗争、变革等,反对革命。所以,“中庸”是维持封建制度的方法论。*对“中庸”概念的一分为二的看法,十分独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别说中国古代几千年哲学史上无人提过,近代以来也是第一人,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

3、读书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

1915年6月25日,*致信同学说:“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精通而后专门。”他认为对中国历史文化经典,“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一生读书的特点、成就说明了他努力实践这一目标。例如,1945年5月31日*在党的七大总结讲话中说:“我们要精通就把这五本书(指《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民主党的两个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一两句,一年看不通看两年,两年看一遍,十年看五遍。”1948年9月,*在谈到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时强调:“……如果要求大家读全部马列选集,也不现实。精通不等于多读,不要太多,多则不灵。”

(二)以书为伴,爱好终生

*的才能和智慧,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换来的,它既是*丰富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升华与结晶,也是*一生以书为伴、勤奋、刻苦好学结出的硕果。

活到老学到老谁说的,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是谁说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

1970-01-01 08:00:00查看全文 >>

活到老学到老学做最好的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勤学没有不会的)

活到老学到老学做最好的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勤学没有不会的)

文 | 李思圆学好这三件事,过想过的人生。曾看过朱熹先生说的一句话:“无一人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

2025-02-28 16:47:52查看全文 >>

活到老学到老要学什么(活到老学到老告诉我们的道理)

活到老学到老要学什么(活到老学到老告诉我们的道理)

动态集思广益抓保密近日,中国航发动力所召开保密工作研讨交流,集中学习集团2020年安全保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前期保密...

2025-02-28 16:22:23查看全文 >>

活到老学到老是谁写的(活到老学到老出自谁的名言)

活到老学到老是谁写的(活到老学到老出自谁的名言)

“活到老学到老”一语,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在《梭伦生...

2025-02-28 16:53:47查看全文 >>

活到老学到老感悟200字(关于人生感悟的句子200字)

活到老学到老感悟200字(关于人生感悟的句子200字)

原标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的重...

2025-02-28 16:52:30查看全文 >>

人为啥要活到老学到老(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是对还是错)

人为啥要活到老学到老(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是对还是错)

回答问题前,我先给大家讲三个故事。01 肖邦 肖邦3岁时在一次晚会上,听见母亲的钢琴声,以及出神地看着母亲手指的动作。晚...

2025-02-28 17:00:26查看全文 >>

活到老学到老说明了什么(活到老学到老告诉我们的道理)

活到老学到老说明了什么(活到老学到老告诉我们的道理)

图源IC姚丽萍/文上周五,巨鹿路139号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店小二”来报:一周里,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们拿着新民晚报赶来,说...

2025-02-28 16:46:01查看全文 >>

车上休息开空调是点火还是不点火(车上只通电不打火可以开空调吗)

车上休息开空调是点火还是不点火(车上只通电不打火可以开空调吗)

估计大家在路上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半挂车驾驶舱后面挂着一个家用空调的外机,这些车都有原厂空调,为啥不用,而非要装个家用空调呢...

2025-02-28 17:05:41查看全文 >>

车上空调开启步骤(车上空调如何开启)

车上空调开启步骤(车上空调如何开启)

当汽车空调装置出现故障时,为核实系统的实际情况,需进行操作空调的检查。请按提示进行操作空调的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检查的...

2025-02-28 16:38:4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