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笃君按:“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圣经·马太福音》)
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珠宝加工工艺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欧洲各地画家都热衷于描绘珠宝以及佩戴首饰的人物肖像。在各种珠宝中,尤以珍珠的象征意义最为重要,因此也广见于绘画中。珍珠的象征意义源于中世纪基督教传统,在《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两段“珍珠之喻”:
“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

▲ 油画《寻珠之喻》(约1621-1622)
意大利巴洛克画家费蒂(D. Fetti, 1589-1624)作
现藏于卡昂美术馆
在中世纪和早期文艺复兴绘画中,珍珠是圣母童贞的象征。到了巴洛克时代,珍珠也经常出现在画作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荷兰黄金时代大画家扬·维米尔(Jan Vermeer van Delft,1632-1675)的作品。作为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荷兰画家之一,维米尔著名画作的主角几乎都是女人,她们有的写信,有的读信,有的演奏,有的编织,有人在秀自己的珍珠耳坠,也有人在“假装”为自己的珍珠称重。无论这些女子在做什么,她们都在画面上安静地留下倩影,为我们展现着荷兰黄金时代特有的愉悦气息,富裕而平和。

▲ 油画《写信的黄衣女子》(约1665-1666)
扬·维米尔 作
现藏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 油画《读信的蓝衣女子》(约1662-1663)
扬·维米尔 作
现藏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