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重大脑,本能脑随着环境做出应激反应,保障我们的基本生存,如饿了进食,渴了喝水,手碰到火会缩回来,遇到危险会逃跑等;情绪脑,主管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更好的生存,比如兴奋的情绪能让我们注意力更集中,愉悦的情绪能增加和别人的情感体验,恐惧的情绪能让我们避免危险等;理智脑,是我们一切创造力的源泉,主管着我们的认知,可以通过理智脑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
大家都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故事中农夫看到蛇被冻僵在雪地里,因此心生怜悯,将蛇带回家用体温给蛇解冻,然而蛇苏醒过后将农夫咬了一口,农夫临死前后悔地说道:“我怜悯恶人,真是报应。”如果用三重脑来解释这个故事地话,大概是这样地。农夫看到蛇冻僵在地,触发了情绪脑,心生怜悯之心,然而蛇在苏醒后,由于本能脑的驱动,将农夫视为危险,发动攻击,咬了并毒死了农夫。农夫临死之时还在后悔自己怜悯恶人,其实农夫不需要对自己的善良和仁慈后悔,他最根本的错误是理智脑没有认识到蛇这种爬行冷血动物,是没有情绪脑的,是不会心生感恩之心的。因此,在救助这条蛇的时候是面临着被咬的危险的。如果农夫的理智脑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完全可以用其他的办法救助这条蛇,比如放在暖箱里,等蛇清醒后再放生,这样农夫的善良和仁慈也发挥了作用,自己也没有受到伤害。总而言之,农夫不是败给了自己的善良,而是死于无知。
运用三重大脑的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很多的事情。比如在公司里,员工上班为了生存是本能脑,在工作中累死累活,希望老板体恤下属,加薪升职是情绪脑,然而老板更多关注的是工作结果,如果你没为他产生更多的效益,那他是不会在意你是否太辛苦劳累,这个时候你得放弃情绪脑的幻想,运用理智脑去思考这个公司这个岗位还适不适合干下去。
也可以从三重大脑中看到,在人际交往中三观相符很重要,有些人重情重义,有些人薄情寡义,怜悯友善的情绪脑或许并不能感化自私自利,趋利避害的本能脑。因此,三观不同圈子不同,不要硬去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