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鼠害的防治
为保证林下山参较高的药用及经济价值,必须做到产品无农药残留、无公害,所以在林下山参的病、虫、鼠害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减少或杜绝使用化学农药。
林下山参生长于野生环境,由于林间直射光少,温度低,温差小,种植面积宽阔,植株着生密度小,很少发生病害,不易因交叉感染而造成大片林下山参罹病。局部地块常见的病害有锈腐病、红皮病、烧须病、黑斑病、疫病、立枯病、猝倒病。因其病原、症状及发病条件与园田种植人参相似,以下重点介绍各病害的防治措施。
(1)锈腐病 锈腐病是林下山参一种主要的根部病害,发生普遍,危害较重,发病率达30%~40%,局部地块发病率高达60%~80%,严重的种植区全部染病。
防治方法如下。
①播种前用适乐时5~20倍液进行种子包衣。
②选无病、无损伤的参苗进行移栽,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速克灵500倍液喷洒或浸泡参苗1h。
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对病区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进行消毒。
④注意防旱、排涝,保持稳定的土壤湿度。
(2)红皮病 人参红皮病是因土壤中大量有毒物质(铁、锰等)的积累,导致的参根表皮呈黄褐色或红褐色铁锈样覆盖物的非传染性病害。土壤中铁、锰离子含量高、通透性差是产生人参红皮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如下。
①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林地。
②用红皮灵20万倍液浸泡参根10min,可减轻病害发生。
(3)烧须病 人参烧须病是人参吸收根发生枯死现象的一种常见生理性病害。人参烧须后,生长衰弱,抗病力下降,易引发锈腐病。主要发病因素为土壤干旱和受药、肥害。所以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可减少林下参烧须病的发生。
(4)立枯病 立枯病是林下山参苗期的主要病害,也是影响林下山参保苗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此病不仅危害1~2年生参苗,而且3~4年生人参也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