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
有人用时间努力赚钱,ta有可能致富;有人用时间努力健身,ta有可能健康又好看;有人用时间看了许多的书,ta有可能了解到广袤的知识……
但问题是,人的时间有限,在一个以赚钱为首要目标的社会中,如果你花太多时间去做了其它的事情,如果你的念头多在其它的事情上,那么势必要接受“种豆得豆无法得瓜”的结果。
换成大白话说就是——放弃赚更多钱的机会,而选择学习、积累知识成为一个导游,并非当下大多数年轻人愿意的选择。即便他们想,现实也不一定允许。
好消息是,市面上越来越多专家、教授来带队旅游了。这两年国内的文化旅行越来越热门,各大小旅游公司都邀请到学者来做讲解。中国是一个讲究“身份”和“证”的文化,在这种冲击下,我这个无证无身份的导游更显得毫无价值。
千万别误会,我不是在阴阳学者们。学者们都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多年,知识体量一定比我丰富许多。我只是希望,这个行业不要有朝一日卷到——“不是专家带队就不参加”的地步。
但想想,至于我也是无所谓的。毕竟,反正那些潜在客人也找不到我。

❃ ❃ ❃
维舟让我介绍下自己的旅行,他来帮我推广。我竟啰哩啰嗦抱怨了一整篇,格局实在是小。
但我想此刻的诸位也多少了解到我的旅行特点了——“独一无二”的文化主题,由非科班出身的非专家(也就是我本人)进行讲解。
此外,我推广的是公共交通旅行。因为如果想了解当地文化,火车和公交是最好的方式。包车的确更方便,但那就像穿梭在动物园中的观光客,与当地人始终隔着层玻璃。而公共交通其实也没有很麻烦,只不过需要拖行李箱上车,游玩时还是一样地轻便。更何况,火车更快更节省时间,且看到的风景也比高速上好。

常有人疑惑,公共交通不是应该比包车便宜许多吗?
这就要看服务的价值在每个人心中的份量了。包车有实物,还烧着汽油,这都是可见的消耗品。其实带团友乘公共交通,领队会更辛苦、也更费心。但服务这种价值是无形的,每个人的观念不同。所幸,还是有很多朋友也喜欢这种更贴近当地的旅行方式,我们的业务到底是坚持到了今天,还貌似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
❃ ❃ ❃
最后,还是得介绍下我的旅行产品,难得有这个机会在维舟的地盘宣传,希望能被更多朋友看见。
“五一”假期特别策划了“深度英伦文化之旅”,选取了英格兰最具代表性的几个面孔带大家感受,去一些意料之中又带着“偏移”的景点。
比如我们会去海德公园、白金汉宫和国会大厦那一片,也会去游人不多的肯辛顿宫了解光荣革命和英国统一的历史;我们会去牛津,了解英国大学发展史;会去近年来越来越红的白崖“七姐妹海岸”,但我们不是去“美拍”,我们会像英国人一样到海岸深处走走,这里其实是一条国家级徒步路线。
我们会乘着蒸汽火车、穿过森林小径,去拜访阿加莎的家;顺便,再去游览下英国的海港渔村。
人们想起英格兰,心中浮现的常是绿色的田园乡间。但不列颠是个岛国啊,自然是有着许多小渔村的。这些小渔村的气质不同于田园村落,是另一种浪漫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