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几百捡漏一件和田玉玉枕有多意外,多简单?
人一生一小半时间是用来睡觉休息,那自然和枕头离不开关系。特别今年全球平均气温40多年来最高,听说欧洲有1700多人热挂了,小伙伴们,热不热啊,除了夏日的空调,风扇,还有没有清凉之物呢?有啊,自然是石枕,老话说:脚要热,头要凉。在古代,睡玉枕,瓷枕,石枕那都是平常的事。今天就和石友们聊聊捡漏过的玉枕和收藏的一件石枕。
国外边已经知道的最早枕石头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据说是出土自现在的伊朗。咱们老祖宗关于石枕那更是记载多多:科举考试时休息枕,儒家文明的标配是高枕(闹半天是怕弄乱好不容易梳的发型),大人物王安石还给石枕写诗普及,甚至发出了夏日里石枕和竹席更配哦的呼声,当然了“黄粱一梦”一定是枕着石头做出来的,修仙问道的也有很多和石枕牵上关系。
言归正传,先聊几百捡漏和田玉玉枕的事,以下为真实附图。

玩石头有个地方必须去---就是新疆,去新疆大多会做个事---捡石头,但大部分人这事是无功而返,早20多年前,率先富起来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玩石人,早已捷足先登了。石头能卖钱,当地老百姓也不傻啊,谁放着地里的金子不拾留给外人,所以现在基本都是乘兴而去,最好是在当地石头交易市场里买个高兴而归。说到心坎里的兄弟们,可以留言扣1.

朋友换了新车,说磨合磨合。有人提议就说那走啊,去新疆,就这么简单一句话,两个小时后,车已从长安上了高速,当晚就过了兰州,凌晨过了青海湖德令哈,第二天上午早已经和网上约好的伙伴汇聚到了青新交界的茫崖,一路走走捡捡,看到大石头都觉得可惜早知道开个卡车来,后备箱毕竟有限,真的是狗熊掰棒子,捡一路扔一路,但一路下来,石头质量越来越好,不断收成到风化石和和田玉小料,泥石的小精品。(路线和区域这里就不赘述了,过几天视频内容里分享)。

那一路真的是从南疆走到北疆,翻天山到绿洲伊犁地区,再过火焰山的吐鲁番,从小白杏到哈密瓜,从路边木炭烤鱼到羊肉系列,一路吃一路玩,不知不觉到了哈密,当地油田上的朋友热情的酒肉招待,然后带着去了当地的石头交易市场。 在那之前五年,大唐哥已经把和田玉各类料收了一些,逛市场一来看看稀奇,二来听听行情,也不打算买。几个人在石头堆里挑挑捡捡,开心还价买个乐呵。恰巧店老板把几箱还没清洗的料堆在门口,就看到块长条的料,裹着厚重的盐碱沙壳,问了价格赶不上一条中华。也许就是那一眼的缘分,价都没还直接搬上车。
回来洗刷完,才发现是块和田玉碧玉戈壁料,打灯表现是悠悠的嫩绿,坡面、高度、
正反面枕起来都舒服。一年四季,娃儿爬,消暑枕,或侧放当个贵夫人用。

玩石人的乐趣:在玩的路上,在不断探索和学习的求知摸索里,在拥有后的体会,在过眼后的享受,在生活的家长里短里,在石人合一。

下期内容:一块石枕,让我止损六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