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二:清洗篇
圈内有这样的调侃,称汝窑器物拥有破碎美感。
冰裂纹细腻,能慢慢润养开片,但对于养开片切不可急于一时。
更不可听信谣言,误入歧途,误以为用汝窑杯喝茶之后无需及时清洗,将茶水留至隔夜更有益于养好开片。
此种专门留隔夜茶的行径极不卫生,与其言之为润养开片,倒不如称之为“养垢”。
隔夜茶水长时间于杯内滞留,形成顽固的茶渍茶垢,附着于杯子内壁,灰蒙蒙的茶渍将会缓缓侵蚀釉面,对整体的光泽度产生影响。
当茶渍污垢堆积过多之时,还存在滋生细菌的风险。
如此模样显得脏兮兮的,实不可取。
汝窑茶具清洗之时,建议用柔软且富有弹性的纳米擦、海绵擦,切忌使用钢丝球或者硬毛刷,否则会在表面釉层留下划痕,有损其美观。
将纳米擦伸入杯子内侧,轻轻擦拭一圈以去除茶渍,随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在清洗期间,手部用力切勿过大。
特别是一些细微处,如口沿、握把以及杯底,用力过度会使釉面脱落或者杯体破裂,造成不可挽回的损耗。
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机洗,不能使用洗碗机,手工清洗能够更好地掌控力度与角度,避免因机械操作而带来的损伤。
清洗之时,亦无需添加洗涤剂。
茶性本就洁净,不像餐具厨具那般需要“强力”去除油污。
倘若使用了洗涤剂,万一残留在汝窑杯的开片缝隙之内,后期闻着杯子内壁的清洗剂残留余味,岂不大伤喝茶雅兴?
最后,在清洗汝窑茶具之时,应当避免将其置于洗碗槽内清洗。
洗碗槽通常用于清洗餐具,餐具上残留的食物残渣和油脂极易污染汝窑茶具。
油渍一旦附着在汝窑茶具的表面,长期下来会影响汝窑的釉色和开片纹路。
单独找一个清洗茶具专用的干净脸盆,装入半盆清水。
轻轻擦拭杯子,再用清水冲洗方为上策。
洗净后倒置晾干,沥干表面残留的水痕之后再收纳至茶具柜里。
如此细心照料下,任时光荏苒,时过经年,家里的汝窑杯子也不会失去其应有的温润光泽。
历久弥新,光彩一如当年。


要点三:把玩篇
“雨过天晴云破处”,宋徽宗的一场梦,促成了汝窑的问世。
大宋朝,崇尚文治,喜爱风雅,堪称最具文艺气质的朝代。
故而,备受宋人推崇的汝窑,具备“似玉非玉,却更胜似玉”的君子之风。
温润清雅,于光照之下还能够微微反光。
质感仿若美玉,抚摸起来犹如绢丝。
并且,会随着主人的持续使用,逐步发生变化,呈现出“金丝铁线”的形态。
在日常赏玩汝窑茶杯时,为了养出更为称心的开片效果,需要加以筛选。
不同的茶,会产生不同的开片成效。
汤色较深的茶,例如红茶、岩茶、普洱等,容易造就明显的开片线条,“铁线感”显著。
倘若偏爱养“金线”,适宜饮用一些汤色稍浅的茶类,诸如花茶、绿茶、白茶等。
在喝茶期间,尽量使茶水均匀地覆盖茶杯内壁,如此能够让开片效果更为均匀美观。
若有条件,可以留存一只汝窑茶杯,专门固定用于饮用一类茶。
待到最终,便能收获独属于自己养成的,兼具温润质地与开片纹理的汝窑杯。
拥有个人喝茶专属独有的深刻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