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会主题
“爱粮节粮,守护中华传统美德”
二、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深入了解粮食对于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当前全球粮食危机以及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增强学生的爱粮节粮意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爱粮节粮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爱粮节粮的传统美德,共同营造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班会准备
班主任收集与粮食相关的资料,包括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世界粮食危机案例、粮食浪费现象数据、农民耕种粮食的艰辛图片和视频等,制作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班会课件,以直观地展示粮食问题的严峻性。
安排学生提前分组,对身边的粮食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并整理成调查报告,以便在班会中进行分享。
准备一些与粮食相关的道具,如不同种类的粮食样本(大米、小麦、玉米等)、传统农具模型(锄头、镰刀等),用于现场展示和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设计并打印爱粮节粮知识问答试卷,准备一些小奖品,如粮食主题的书签、笔记本、环保餐具等,奖励在班会中表现出色的学生。
⭐️老师考试后怎么1分钟发私密成绩?
用易查分制作成绩查询、承诺书在线签字、在校表现查询、准考证查询等各类信息查询,无需技术,免费使用,大大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教师必备神器。

四、班会流程
(一)导入(3 分钟)
班主任面带微笑走进教室,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 同学们纷纷回答是农民种出来的。班主任接着说:“没错,粮食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粮食浪费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爱粮节粮这个话题,守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随后,班主任播放一段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视频,视频中农民们顶着烈日弯腰插秧、汗流浃背地收割庄稼的画面,让同学们初步感受粮食生产的艰辛,引出班会主题 —— 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二)粮食的重要性讲解(10 分钟)
班主任通过班会课件,详细介绍粮食的重要性:
维持生命与健康:讲解粮食是人体能量和营养的主要来源,它为我们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素,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生长发育。“如果没有粮食,我们就会缺乏能量,身体会变得虚弱,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就像我们每天吃的米饭、馒头,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我们提供一天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石:强调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它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展示一些因粮食短缺导致社会动荡的历史案例和数据统计,如某些非洲国家因长期遭受旱灾,粮食大幅减产,引发饥荒和社会不安定。“一个国家只有确保粮食充足供应,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我国粮食生产现状与挑战分析(10 分钟)
班主任接着讲解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
取得的成就:展示我国近年来粮食总产量的数据图表和相关图片,介绍我国在农业科技进步、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政策扶持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使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较高水平,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比如,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同时,国家实施的耕地保护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都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
面临的挑战:分析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挑战,如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业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且,一些地区水资源匮乏,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给粮食生产带来很大困难。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对粮食质量和产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全球粮食危机介绍(10 分钟)
班主任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全球粮食危机的现状:
粮食短缺地区分布:展示世界地图,标注出一些粮食短缺严重的地区,如非洲的部分国家、亚洲的一些贫困地区等,介绍这些地区的人口因粮食匮乏而面临饥饿、营养不良等问题。“在一些非洲国家,很多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孩子们因为长期饥饿,身体发育迟缓,学习和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引发粮食危机的原因:分析全球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人口增长过快、贫困与不平等、战争与冲突、自然灾害频发、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等。“比如,一些地区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农田被破坏,农民无法正常耕种,导致粮食产量锐减。同时,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也影响了全球粮食的流通和分配。”
(五)身边粮食浪费现象调查分享(15 分钟)
各小组代表上台分享他们对身边粮食浪费现象的调查结果:
有的小组展示了在学校食堂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有的同学餐盘里剩了大量饭菜,有的同学将未吃完的馒头随意丢弃。“我们发现,在学校食堂,每天都会有很多食物被浪费。有些同学打饭时没有根据自己的食量合理选择,吃了几口就倒掉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有的小组讲述了在餐厅就餐时的观察,如一些顾客为了面子点了很多菜,却吃不完,最后只能打包带走或者直接留在餐桌上。“在外面餐厅吃饭时,经常能看到一桌桌丰盛的菜肴剩下很多,有的甚至连动都没动过。这不仅浪费了粮食,也增加了餐厅的处理成本。”
还有的小组提到家庭中的粮食浪费情况,如做饭时过量准备食材、储存不当导致粮食变质等。“在家里,有时候爸爸妈妈会做很多饭,吃不完就倒掉了。还有一些粮食因为没有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发霉变质,只能扔掉,这都是对粮食的浪费。”
(六)爱粮节粮方法讨论与总结(10 分钟)
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讨论爱粮节粮的方法:
在学校:同学们纷纷发言,提出在学校食堂就餐时,要根据自己的食量合理打饭打菜,避免多盛造成浪费;如果有剩余饭菜,要尽量吃完,不能随意倒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 “光盘行动” 宣传活动,向其他同学宣传爱粮节粮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在食堂张贴一些爱粮节粮的标语和海报,提醒同学们珍惜粮食。还可以开展‘光盘之星’评选活动,对那些能够做到每餐光盘的同学进行表彰和奖励。”
在家庭:建议在家中做饭时,根据家庭成员的数量和食量合理安排食材用量;储存粮食时,要注意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粮食发霉变质;倡导家人一起践行 “光盘行动”,如果有剩饭剩菜,可以合理利用,如做成炒饭、汤羹等。“我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制定一个家庭食谱,根据每天的实际情况准备饭菜,这样就能减少浪费。还可以把吃不完的饭菜放进冰箱保鲜,第二天加热后继续吃。”
在社会:强调在外出就餐时,要适量点餐,如有剩余食物,尽量打包带走;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或社会组织开展的爱粮节粮公益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向身边的人宣传爱粮节粮知识,提高大家的节约意识。“我们可以在和朋友、亲戚一起吃饭时,告诉他们不要点太多菜,够吃就行。还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到社区宣传爱粮节粮,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行动中来。”
(七)爱粮节粮知识问答竞赛(10 分钟)
班主任发放爱粮节粮知识问答试卷,试卷内容涵盖之前介绍的粮食的重要性、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全球粮食危机、爱粮节粮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例如:“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全球粮食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学校食堂如何做到爱粮节粮?” 等。
同学们认真答题,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换批改。班主任根据答题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颁发小奖品。
(八)班主任总结(2 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同学们,爱粮节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了解了粮食的重要性、我国及全球的粮食现状,认识到身边存在的粮食浪费现象,并探讨了爱粮节粮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爱粮节粮,让这一传统美德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全球粮食危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班会延伸
组织学生开展 “爱粮节粮宣传周” 活动,在学校内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举办主题演讲等,向全校师生宣传爱粮节粮知识,扩大活动影响力,形成良好的校园节约氛围。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爱粮节粮计划,并监督执行,定期记录家庭粮食消耗和浪费情况,对比分析采取节约措施前后的变化,将爱粮节粮行动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促进家庭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