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旧书画,在漫长的递藏中,多少都会有受潮发霉或者黄黑污脏等污迹,加上自然老化,往往会出现断裂、残破、污垢、虫蛀等病变,重裱时就需要进行清洗等修复工作。关于书画修复的重要性,明代周嘉胄在其著作《装演志》中说“装璜者,书画之司命也”,我们今天所说的书画修复就是对古旧、破损书画的重新装璜。
书画修复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以洗、揭、补、全为主要技艺手段的技艺流程。其中,清洗是书画修复的首要环节,不但关系后续环节,更影响书画存亡。“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
在书画清洗所要处理的各类污损情况中,因受潮发霉、黄黑污脏等因素而产生的霉斑现实中最为常见。那书画上的霉怎么洗?拥有20多年修复经验的书画修复大师给你支招,绝对是满满的秘笈!

· 书画修复
01 书画修复
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本文行文中,为论述方便,会交互使用洗画、清洗、洗霉、做旧等用语,加之本身部分词语有含混语义,严谨起见,有必要对书画修复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澄清一下。
洗画与“洗画”
本文所论及的“洗画”,是指修复意义上的清洗,旨在通过对古旧书画的清洗以达到去除书画表层的污垢,使其延年益寿,并使作品整体明净,便于展观,属于书画保护范畴。这需要与临摹做旧意义上的“洗画”进行区别。
临摹做旧意义上的“洗画”,是指通过清洗技术手段对书画临摹品进行做旧,以使临摹品具有陈旧感和历史感,属于古旧书画复制的一个环节,也是古旧书画作伪的一种手段。前者是真画,后者是赝品,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 破碎处上浆糊
做旧与“做旧”
在临摹做旧意义上的“洗画”中,做旧是作伪的一种手段,容易理解和区别。如果做进一步延伸和思考,在书画修复中,哪些需要清洗?什么情况保留“古色”?被奉为西方艺术品修复的教科书式著作《修复理论》作者切萨莱·布兰迪认为,修复中需要保留时代变迁在艺术品上留下的“历史的遗痕”(“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提到绘画作品的修复首先要清洗,作品的潜在艺术价值才能被重新发掘出来。
针对该问题,笔者较认同学者陆宗润的以下观点,他认为,伴随着历史流传,书画作品会因受到污染与老化等关系,在其表面产生“古色”,是书画生命的一部分,旧色,古色不是脏污,是装裱修复的过程中要努力保留的,古色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有其独有的艺术审美价值,故不能全部当作污渍完全去除,否则作品就会丧失其历史遗留痕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古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