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将下面这段代码直接粘贴进去,点击“创建”即可。这里为了避免大家拉取镜像时遇到困难,我已经提前把加速服务器的网址添加进去了。
services:
AstrBot:
image: docker.jsdelivr.fyi/soulter/AstrBot:latest
container_name: AstrBot
network_mode: bridge
restart: always
ports:
- "6200:6200" # 作为反向websocket端口
- "6185:6185" # web-ui
- "11451:11451"
volumes:
- /share/Container/AstrBot/data:/AstrBot/data
-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首先,端口号部分,冒号左侧可改成自己想要映射的访问端口,比如方便记忆的数字等等,只要端口没用使用即可。
其次,注意把
- /share/Container/AstrBot/data:/AstrBot/data
这一行冒号左边的本地路径修改成你自己设置的目录。
最后,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户,直接使用 AstrBot 的功能,而不涉及开发、调试或代码执行器,那么不需要 /var/run/docker.sock,也就是建议将volumes中的第二行删除。
3.登录AstrBot管理页面如果上面这段代码的端口没有改动的话,那么AstrBot的web ui端口即为6185,然后比如我的威联通NAS局域网地址是192.168.10.55,这时候就可以用下面的网址进入AstrBot:
http://192.168.10.55:6185
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都是AstrBot,进入管理页面后为了确保安全,可以自行修改。
另外AstrBot的作者大佬在左下角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教学文档,建议不知道该怎么玩的话,详细阅读一下。
接下来咱们点击左侧的“服务提供商”,然后选择你自己想要的API算力提供方,即可选择如DeepSeek、硅基流动等云算力平台,也可以使用ollama本地部署大模型生成的API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