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手大张伟在一个电视节目上说过这么一句话:
“大家都应该热爱小动物,因为它们非常好吃。”
说完台下哄然大笑,猝不及防的反转让人忍俊不禁。
国外某政治领袖在演讲,有民众在底下骂:“垃圾!”演说者不慌不忙地回道:“先生,我马上就要讲到环保问题。”
在公众演讲中的幽默,不仅能巧妙化解尴尬,更能让演讲效果达到最佳。
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很多人渴望自己也有幽默细胞,能随时随地让人快乐。但幽默真的是天生的吗?并不是,也可以通过练习习得。
今天要分享的书叫《如何成为有趣的人》,不仅内容让人爆笑,而且干货满满,教你如何构思、写作和表演段子。

这本书的作者大卫·尼希尔是个脱口秀演员,他曾经是个演讲恐惧症患者。他人生中有三次重要的机会,都被公众演讲恐惧症搞砸了。
后来,机缘巧合,他强迫自己做了1整年的“幽默练习”,居然成了脱口秀达人。
在这本书中,他根据脱口秀的经典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最有效的7个原则,包含3个台下训练技巧,4个台上运用。
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是前3个原则:如何训练你的幽默。
01 将幽默融入故事说起幽默,是不是觉得用一些押韵、谐音梗的金句就好?
英国作家、金句大王王尔德,他对婚姻的吐槽就很有幽默感,比如:什么是离婚的主要原因?就是结婚。
金句是需要的,不过,最好的方式是将幽默融入故事中,真正的幽默从故事抽离出来后并不一定有趣。
这让我想起看《乡村爱情故事》时的情景,我笑得前仰后翻,老婆则幽幽地来一句:这有什么好笑的。于是我把幽默点提取出来给她听。
“最近我在学习文化,素质蹭蹭地往上升,我不想因为你,降低我的层次。”
结果真的不好笑!因为脱离了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表现力,幽默的效果大打折扣。
这就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原则:把幽默放进故事里。
他说,自己在舞台上收获的笑声,经常是来自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而不是精心构思的俏皮话。

那怎么找生活中的故事呢?脱口秀演员呼兰讲过一个有趣的段子。
“逢年过节我去亲戚家时,刚说完祝福的话,亲戚赶紧摆摆手说够了够了,他怕我有反转。”
你看,生活中的自嘲、糗事、倒霉事、糟心事都是你的故事来源,没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撞故事”的可能性也很小。
去年我在深圳固戍住过几个月,那里靠近机场,隔几分钟就有飞机轰鸣着从屋顶飞过。
于是我和朋友说:“下次来深圳,飞到我房子附近时,让空姐帮你开个门,直接下来就好。”
这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故事,我在其他场合讲了好几次了,效果还不错。
这时有一些长得好看的读者就有疑惑了:我自己的故事也不一定好笑啊。
这就需要运用第二个原则,刻意练习幽默的技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