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熟发酵有机肥是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稳定、无害、易吸收的肥料。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原料选择
- 常用原料:
- 氮源:畜禽粪便(鸡粪、牛粪、羊粪等)、豆饼、菜籽饼。
- 碳源:秸秆、枯叶、木屑、稻草、锯末、干草。
- 其他:厨余垃圾(果皮、菜叶)、菌渣、茶渣。
- 避免使用:含盐分或油脂的厨余、病株残体、化学污染材料。
- 碳氮比(C/N)调节:
- 理想碳氮比为 25-30:1(如秸秆C/N高,需加粪便调节)。
- 举例:干秸秆(C/N≈60:1)与鸡粪(C/N≈10:1)按体积2:1混合。
二、发酵步骤1.预处理原料
- 粉碎:秸秆、木屑等大块物料需切碎至3-5厘米,增大接触面积。
- 混合:将氮源与碳源按比例混合均匀(如3份牛粪 1份碎秸秆)。
- 堆体搭建:
- 选择向阳、避风处,堆高1-1.5米,宽1.5-2米,长度不限。
- 底层铺10-15厘米秸秆或树枝,利于通风。
- 分层堆积:每层20-30厘米原料,洒水至湿润(手握成团不滴水),逐层堆叠。
- 接种菌剂(可选):
- 添加腐熟剂(EM菌、枯草芽孢杆菌)或少量已腐熟肥料,加速发酵。
- 水分:保持50-60%(太干发酵慢,太湿易发臭)。
- 温度:
- 初期升温至50-65℃(高温期持续3-7天,*灭病原菌和草籽)。
- 后期降温至40℃以下,进入腐熟阶段。
- 首次翻堆:堆温达60℃后3-5天翻堆,将外层翻入内部。
- 频率:每5-7天翻一次,共翻3-4次(夏季缩短间隔)。
- 补充水分:翻堆时若过干,可喷水调节。
- 用旧麻袋、稻草或透气膜覆盖堆体,防雨保湿,避免氨气挥发。
三、腐熟判断标准
- 物理变化:
- 物料呈深褐色或黑色,质地松散,无臭味(有泥土味)。
- 温度降至环境温度且稳定。
- 化学测试(可选):
- 浸泡法:取少量腐熟肥泡水,静置后无白沫或刺鼻味。
- 种子发芽试验:用腐熟肥浸出液培养种子,发芽率>85%即为合格。
四、加速发酵的技巧
- 添加辅料:
- 加入2-3%过磷酸钙或磷矿粉,减少氮素流失。
- 撒少量石灰(0.5-1%)调节酸性,但避免与铵态氮肥混用。
- 通气管理:
- 堆体中插入竹竿或打孔PVC管,形成通风道。
- 冬季保温:
- 堆体外裹泡沫板或覆盖厚草帘,延长高温期。
五、常见问题处理
- 发酵缓慢:
- 原因:碳氮比过高、水分不足或温度低。
- 解决:添加粪便、淋水或覆盖保温。
- 臭味严重:
- 原因:缺氧导致厌氧发酵。
- 解决:立即翻堆,加入干秸秆改善通气。
- 招引虫害:
- 预防:堆体覆盖5厘米厚土层或细网纱。
- 治理:喷施辣椒水或生石灰驱虫。
六、腐熟后使用
- 保存:晾干后装袋,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免雨淋。
- 用法:
- 基肥:每亩施500-1000公斤,翻耕入土。
- 追肥:稀释5-10倍后浇施,避免直接接触根系。
通过以上步骤,可高效生产安全、营养的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并提升作物品质。若时间紧迫,也可购买商品化有机肥发酵袋(带透气阀),缩短腐熟周期至15-2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