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出生人口不断下降,这使得我国的养老体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养老金方面,随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现收现付制的缺陷渐渐凸显出来。因为年轻劳动力数量在减少,所以缴纳养老金的人数也随之减少,然而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口却在持续增多,养老金收支平衡面临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要是不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来养老金能否足额发放或许会成为一个难题。
就养老服务需求而言,伴随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养老服务需求亦在快速攀升。失能失智老人数量的增加,使得专业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变得更为急切。不过,当下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备,养老机构数量匮乏、服务质量高低不一,专业养老护理人员数量欠缺且素质尚需提升,这些状况极大地限制了养老服务的供应,难以契合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我国,家庭养老属于传统的养老模式,于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的大背景下,它也遭遇了不少难题。家庭规模不断变小,“4 - 2 - 1”乃至“8 - 4 - 2 - 1”这种家庭结构形式渐渐占据主导地位,常常是一对夫妇要赡养许多老人,无论是经济方面的负担,还是照料方面的压力都极为沉重。此外,在现代社会,年轻人的流动性加大,到异地工作与生活的现象较为常见,难以在老人身旁尽孝,家庭养老的功能也就慢慢被削弱了。
在这般严峻的人口形势面前,我们得积极寻求突破困境的办法,从生育、养老等诸多方面着手,运用综合性举措,来减轻人口负增长所产生的压力,确保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若要提高生育意愿,政府需增强生育支持政策的力度。在经济补贴这一板块,能够设立生育专门补贴,向生育家庭发放一定的经济奖励,该奖励可用于孩子的教育、医疗等费用的支出,以此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在税收优惠方面,针对生育家庭推行税收减免政策,像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减轻家庭的税收负担。在教育资源领域,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多公立幼儿园的数量,降低入园的要求,化解“入园难”、“入园贵”的困扰;并且,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削减家庭教育开支。
养老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其一,需推进养老金制度的变革,摸索构建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倡导发展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拓宽养老金的来源途径,提升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要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借助政策引领、资金支持等手段,激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身到养老服务当中,使养老机构的数量得以增加,服务品质得到提升;强化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待遇水准,构建起一支专业化、高水准的养老护理团队。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从而为居家的老人供应上门护理、康复服务、助餐助浴等多元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