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国外,我国的洋葱也早有记载。相对于中餐食用材料更加广博,洋葱在长时间内并不太受重视,快速发展的也就在这三四十年。为此学术上有个莫名其妙的观点认为:洋葱应该是清末民国初年才由澳门引进,在广东发扬广大的。实际上,洋葱最早在张骞通西域那时已经引入了,只是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一直以药物的形式出现。在《博物志》(西晋张华著)中,明确的写道:“张骞使西域,得葡陶(葡萄),胡葱,苜蓿。”《雷公炮炙论》(刘宋雷敦著)中也明确的写道它的性质,味道以及如何修治(炼丹),唯独不提它的食用方法。到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以其形态如蒜。便以蒜葱为名。但仍以药名使用。

葱岭是洋葱真正的老家
元朝时期,洋葱又被称为回回葱,一方面洋葱开始今日食材领域,另一方面从地域又一次佐证了洋葱从西北传入的证据。在《西河旧事》中写道:“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其上生葱,故曰葱岭。”一般会认为此葱为“郁郁葱葱”的葱;但帕米尔高原从几百万年前就是一片死寂,飞鸟不可过,怎么会是郁郁葱葱呢?就在2016年,科学家已在帕米尔高原上找到了最原始的野洋葱活体,彻底推翻了世界上洋葱产自两河流域、并完全由人工培育而成的论点。洋葱的家乡应该就在在帕米尔高原,其上多生野葱,这才是葱岭的真正命名。而当时张骞引进的,应该就是当地维吾尔族的祖先们培育的更加适合食用的品种罢了。
随着洋葱这些在国内年的发展,我国的科学家反而重新开始正视起洋葱原本被忽视的医疗作用。正如一个医学报告上说的那样:“每天一个中等洋葱,即可完全补充维生素,保持身体健康”。现在洋葱的提取物已经用于临床治疗,对于呼吸道,神经内科,内循环,消化道,血液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洋葱具有强大的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这是很多昂贵的药物都无法实现的功效。

火腿洋葱炒鸡蛋
现如今,我国的洋葱烹饪技艺相对于西餐还有些许不足。主要表现在使用的菜式少,除了屈指可数的炒肉丝,炒鸡蛋等面前作为配菜使用的菜肴中,其他基本全是以调味料或者香料的形式出现的。或许有的人会说,那是因为洋葱嘛,听名字就知道更适用于西餐。其实大可不必划分的如此泾渭分明。洋葱有大葱不可比拟的优点:它价格便宜的多,性价比也高,可以长时间储存而不易腐烂变质,且适合各种运输条件。这些年来,随着中餐中洋葱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也会逐渐认识到洋葱所生来具备的价值,也必将在蔬菜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