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蒜的常见病害包括叶枯病、白腐病、锈病、软腐病、花叶病、紫斑病等。
叶枯病: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被害叶和花梗等。或者发病初期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拌种、浸种。
白腐病:采用覆盖地膜,增强大蒜植株抗病能力;集中烧毁或妥善处理病株残体等。
锈病: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1、大蒜叶枯病
对大蒜叶片、花梗造成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叶色逐渐减褪,叶面出现灰白色稍凹陷的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表面密生黑褐色霉状物。花梗发病严重时,植株生长势弱,地上部矮黄萎缩甚至提早枯死,迟抽薹或不抽薹,蒜头和蒜薹产量降低,外观品质大大降低。
防治方法:
氟啶胺+苯醚甲环唑(有效用量10g+15g/亩)兑水25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10~14天喷1次。或咪鲜胺(有效用量15g/亩)兑水25kg/亩,均匀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10~14天喷1次。
2、大蒜根腐病
主要为害根茎,贮藏期为害鳞茎。造成植株矮小,叶子变黄;根系发黄腐烂,蒜头小,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根腐病为*传病害,发病后用药效果差。故推荐种子处理防治。使用嘧菌酯有效用量2.4克/100千克种子,每亩按以上制剂量兑水15千克种子均匀拌种,进行种子处理防治。
3、大蒜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假茎,病部初为椭圆形褪绿斑,后在表皮下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稍凸起的夏孢子堆,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致全叶黄枯,植株提前枯死。
防治方法:
在春秋季,特别是在遇到连续阴雨2~3天,就要及时检查锈病的发生情况,发病可用药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