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诸葛亮遇到刘备的那天起,就注定要为“兴复汉室”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操劳一生。
公元234年,为了对得起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诸葛亮发动了对魏国的第五次北伐。司马懿吃了几次败仗,有一次险些丢掉老命,他决定改变战术充当钉子户,深挖沟,筑高墙,你想强拆可没那么容易,就这么耗着。嘿! 看谁能耗过谁。
司马懿不接招,可急坏了诸葛亮,一下急火攻心就病倒了。但是诸葛亮不抛弃,不放弃,亲自带上一支人马,来到离魏军营寨不远的五丈原驻扎下来。军队里能喊能骂的都被挑出来,每天坐在司马懿大营门外,什么乌龟王八蛋,爹妈老祖宗全给骂个遍。但司马懿把耳朵一塞, 假装没听见。
诸葛亮看司马懿装聋作哑,就派人带上一套女人的衣服和头巾给他送去。司马懿听说诸葛亮给他送礼,不知道搞什么鬼,抖落开一瞧,血压当时就上来了!好你个诸葛亮,也欺人太甚啦,竟然骂我不是男人! 但他咬了咬后槽牙,哼哼了好几声,强把这火压了下去,又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好酒好菜地招待使者。使者也不客气,甩开腮帮子就吃上了。
司马懿在旁边陪着,拐弯抹角地打听,诸葛丞相最近身体不错吧, 说实在的,咱还挺惦记他呢。这种问题算不上军事秘密,使者也没在乎,就实话实说:“俺们丞相为了大汉,那是鞠躬尽瘁肝脑涂地!但凡大事小情,都亲自过问,每天累得呀,饭都不想吃,做梦都想着报效国家!”
司马懿听了暗暗高兴:吃不好又睡不好,还要每天操劳,恐怕活不多久啊。司马懿心里有了底,抱定一个信念,任凭如何羞辱就是不出战。
诸葛亮的病越来越重了,时不时地吐血晕倒。他知道自己活不多久了,就开始安排后事,保障他死后大军能够安全撤回汉中。8月23这天,诸葛亮带着一肚子遗憾离开了人世。
司马懿估摸着诸葛亮也快不行了。这一天他又观察到一颗大流星坠地,认为是诸葛亮的凶兆,就打算立即突袭蜀军大营。但是转念一想, 诸葛亮诡计多端,这天上的星星也不一定可靠,还是派人打探一下再说。结果发现五丈原营地空无一人。司马懿听报非常高兴,看来诸葛亮真的死了!
司马懿抑制不住兴奋,心想咱叫你欺负了这么久,大伙都说咱害怕你,成天笑话咱,咱还不是为大局着想?这回要让你们知道,咱可是纯爷们!司马懿让两个儿子去调集大队人马,自己先领着近卫部队迫不及待地追击去了。
远远地,司马懿望见蜀军绕过一座山角,他挥起马鞭给马屁股抽了几下,这马一激动也狂奔开了。不料刚转过山角,轰隆一声炮响,逃跑的蜀军突然调头向司马懿冲过来,军中一杆大旗上写着几个大字:汉丞相诸葛亮!
几十员大将簇拥着一辆四轮车,那车上羽扇纶巾的,不正是诸葛亮吗?司马懿大叫一 声:“不好,老夫又中计了!”赶紧调转马头往回逃。
司马懿只听身后有人大喊:“老贼别走!你中了我家丞相之计,快拿命来!”吓得他险些掉下马来。魏军将士一看老大如此狼狈,不知有多少蜀军埋伏,也丢盔弃甲连滚带爬地逃命。军士们互相践踏,不知踩死了多少人。
司马懿一直逃了五十多里,两个手下才追上他,拽住他的马缰绳,大声叫喊“都督不要怕!”司马懿摸着自己的脑袋问:“我的头还在吗?”大家赶紧告诉他,蜀军已经走远啦。
司马懿惊魂未定,看看身边的确都是自己人,这才喘了几口气,扯扯衣服定了定神,嘱咐大家注意放哨,回到自己的营寨去了。
又过了两天,魏军听老百姓说,蜀军撤退到上方谷时,哭声震天, 遍打白旗,诸葛亮是真死了。大部队在前面撤走,只有一千人断后,而那辆四轮车上坐着的只是一尊木头雕像!司马懿这个后悔呀!想想自己被一个木头人吓成那样,实在是太没面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