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服务 >

转书的入门基本功(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11 23:50: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你会发现这种扩展的“名词”,会大大方便我们的理解。在本书中除非特别指明,所谓“名词”包括了代词,以及一切可以被作为名词使用的结构(比如从句,动名词)。

一个句子除了动词,好像就只剩下动词的参数了。动词对它的参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动词就是句子的核心。准确理解一个动词“想要什么参数”,什么样的结构可以出现在参数的位置,就是造出正确句子的关键。

使用不同的动词可以造出不同的句子。所以要理解语法,你在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各种各样的动词身上,而不是花几个月时间去背名词和形容词。我并不是说名词和形容词不重要,只是它们并不是核心或者骨架。

没有人会怪你不认识某种恐龙的名字,但如果你不能理解“I am not used to eating garbage food.” 是什么意思,那你可能就有麻烦了。

具有三个参数的动词

现在举个复杂点的例子:

Coffee makes me happy. (咖啡使我快乐)

这里的动词是 make。跟 eat 不大一样,make 可以接受三个参数:coffee, me, happy。它的模板可以表示为:

A make B C
意思是:A 使得 B 具有性质 C。

比如 Coffee makes me happy,其中 A 是 coffee,B 是 me,C 是 happy

再来一个例子:

I told you everything. (我告诉了你一切)

这里动词 tell 也有三个参数,它的模板是这样:

A tell B C.
意思是:A 告诉 B 一件事 C。

比如 I told you everything,其中 A 是 I,B 是 you,C 是 everything

扯个淡:什么是宾补

说到这里我想扯个淡。初学者不知道什么是“宾补”的,可以跳过这一节,你不会损失什么。

在传统语法里,上面一节的 A make B CA tell B C 被看做是不同的语法现象,前者被称为含有“宾语补足语”,后者含有“双宾语”。可是在我们的框架下,这两者都不过是“接受三个参数的动词”。你只需要熟悉 A make B CA tell B C 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A make B C 里的 C 参数,其实就是传统语法叫做“宾语补足语”(宾补)的东西。然而跟传统语法不同,我不把它叫做“宾补”。这个成分没有任何特殊的名字和地位,而只是动词 make 的第三个参数。

有的动词可以有三个参数,有的动词只能有两个参数,有的动词只有一个参数。有的动词有时有两个参数,有时只有一个参数…… 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因为人们就是那么说话的。

人们约定俗成的说话方式,决定了 make 可以有三个参数,决定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A 使得 B 变得 C。这就像数学的“定义”一样,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你只需要多多练习,按照这个模板造句,知道它具体的意思就可以了。

模板“A make B C”,精确地决定了动词 make 可以产生的句型,定义了参数 A,B 和 C 之间的关系。你不需要把 C 叫做“宾补”就能明白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实际上,我认为“宾语补足语”,“补足语”这些术语,基本是子虚乌有的。它们来源于一种古板的观念,认为句子只有主谓宾三种成分,所以多出来一个东西,就只能叫做”补足语”了。他们没有意识到,有的动词可以有三个参数,就是这么简单。

如何造出正确的句子

我已经提到,对于人的语言能力,“造句”能力占了一半。很多人不知道复杂的长句是怎么造出来的,所以他们也很难看懂别人写的长句。

我并不是说一味追求长句是好事,正好相反。如果你能用短句表达出你的意思,就最好不要用长句。虽说如此,拥有造长句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就像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是重要的,虽然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用到核武器。

当然,长句不可能有核武器的难度。造长句其实挺容易。你先造出一个正确的短句,然后按照规则,一步步往上面添加成分,就可以逐渐“生成”一个长句。

这就像造一个房子,你首先打稳地基,用钢板造一个架子,然后往上面添砖加瓦。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想要的窗户的样式,瓦片的颜色,墙壁的材质,浴缸的形状…… 好像有点抽象了,我举个例子吧。

首先,我造一个最简单的句子。最简单的句子是什么呢?我们已经知道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有些动词自己就可以是一个句子。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句子就是:

eat.

它适用于这样的场景:你在碗里放上狗粮,然后对狗儿说:“吃。” 当然,你体会到了,这句话缺乏一些爱意,或者你只是早上起来还比较迷糊,不想多说一个字,但它至少是一个正确的句子。

接下来,我们知道 eat 可以加上两个参数,所以我就给它两个参数:I 和 apples。

I eat apples. (我吃苹果)

这个句子适用于这样的场景:别人问我:“你一般吃什么水果呢?” 我说:“我吃苹果。”

有点单调,所以我再加点东西上去。

I eat Fuji apples. (我吃富士苹果)

Fuji 被我加在了 apples 前面,它给 apples 增加了一个“修饰”或者“限定”。它只能是富士苹果,而不是其它种类的苹果。

但我并不总是吃富士苹果,我有时不吃苹果。我想表达我只是“有时”吃富士苹果,所以句子又被我扩充了:

I sometimes eat Fuji apples. (我有时吃富士苹果)

你觉得这个 sometimes 是在修饰(限制)句子的哪个部分呢?它在修饰“我”,“苹果”,还是“吃”?实际上,它是在限制“吃”这个动作发生的频率,所以它跟 eat 的关系紧密一些,也就是说它是在修饰 eat,而不是 I 或者 apples。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把它发展得很长:

I sometimes eat fresh Fuji apples from a nearby grocery store.

我有时候吃从附近杂货店买来的新鲜富士苹果。注意,虽然这句子挺长,但它的“骨架”仍然是 I eat apples.

我已经演示了一个长句是怎么“生成”的。先造一个短句,然后往上面添砖加瓦。正确的短句,按照规则加上一些成分,就成为正确的长句。从正确走向正确,这样你的语法就会一直是正确的。

当然,扩展句子的时候,你不能随意往上加东西,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规则才能正确的衔接。比如,你只能把 Fuji 放在 apple 前面,而不是后面,from 之类的词不可少。这就像造房子,你不能在该放窗户的地方放一道门,你不能用错配件,漏掉胶水。所谓语法,很多时候就是在告诉你这些部件要怎么样才能接的上,就跟做木工活一样。

如何理解句子

人与人交流的另一个部分就是“接收”。如果书上有很长一句话,你要怎么才能理解它呢?许多人看到长句就头痛,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长句都是从短句扩展出来的,是有结构的。许多人理解长句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总是从左到右,一个个的扫描单词。开头几个词感觉还认识,再多看几个词,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理解长句的方法,都隐含在了上一节介绍的造长句的方法里面。造句的时候我们先勾画出一个框架,然后往里面填修饰的成分。理解的时候如果有困难,我们可以用类似的办法。我们首先分析出句子的主干,把这个框架理解了,然后再把其它成分放回去,逐步把握整个句子的含义。

这个分析主*过程,往往是“跳跃式”的,而不是“顺序式”的扫描单词。

比如之前的那个例子:

I sometimes eat fresh Fuji apples from a local grocery store.

你需要跳过修饰的成分,分析出句子的主干是短句“I eat apples”。如果你觉得一下子找不到主干,那么你可以挨个找到“修饰成分”,把它们逐个删掉,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主干了。

注意,主干“I eat apples” 本身就是一个语法正确的句子,它满足所有的语法规则。于是你理解了它在说“我吃苹果”。然后你返回去再看几遍,逐渐加上细节,知道是什么样的苹果,从哪里买来的,什么时候吃。

漏掉或者误解了细节,你可能会误解一部分意思,但抓住了主干,你就不会完全不理解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再次强调,每一个复杂的长句,里面都藏着一个非常短的,语法正确的短句。理解长句的关键,就在于找到这个核心的短句。

如何获得识别修饰成分,找到主干短句的能力,也在于你对具体的语法规则的理解。

句子的树状结构

之前,我们的原始人画了这样一个图:

转书的入门基本功,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5)

它表示这样一个英语句子:

I eat apples.

很多人觉得后者是更简洁,更先进的方法。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原始人的图片里,其实包含了关键而本质的东西。被转换成一串符号之后,里面的结构看不见了,反而需要费一些脑筋才能理解。这个简单的情况也许不能说明问题,等句子复杂起来之后,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从现代语言学,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NLP)的观点看来,句子并不是一串符号,而是一个“树状”的结构。我们把这种树叫做“语法树”。

比如 I eat apples,其实表示的是下图这样的结构:

转书的入门基本功,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6)

你可以把这个图看成是一棵倒着长的树。你把屏幕旋转 180 度,就会看到一棵树。树干 eat 发出两个“分支”,连接着它的两个参数:I 和 apples。为了表达清晰,我用红色圆圈来表示动词,而用蓝色方形表示名词。

动词 eat 需要两个名词参数,我们给它 I 和 apples,就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再次声明,我这里的“名词”,包括了像“I”这样的“代词”。

扩展一棵树

之前我们通过扩充 I eat apples 这句话,得到了一个逐渐变长的句子。现在有了“语法树”的概念,我们来重新演示一下这个扩充句子的过程,看看它对应的语法树是怎么变化的。

首先,我们给苹果加上“富士”(Fuji)的修饰:

I eat Fuji apples.

Fuji 是对 apples 的修饰,或者说是它的“属性”,所以我们在树上把它和 apples 连在一起。

转书的入门基本功,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7)

对于这种“修饰”成分,我们用绿色方框来表示。它们通过灰色箭头指向它们所修饰的部分。

接着,我们加上一个时间修饰 sometimes:

I sometimes eat Fuji apples.

由于 sometimes 是修饰 eat 动作的频率,我们把它指向 eat 动词节点。

转书的入门基本功,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8)

栏目热文

新手转书10秒学会(怎么转书详细教学)

新手转书10秒学会(怎么转书详细教学)

《学随世转》,作者:虞云国,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7月(海报设计:刘晓斐)推荐理由:《学随世转》是宋史专家虞...

2023-11-12 00:09:42查看全文 >>

鞋带长了怎么系不会松(鞋带太长怎么系方便还不会松)

鞋带长了怎么系不会松(鞋带太长怎么系方便还不会松)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为什么我们常常走路时会发现鞋带自行解开呢?原来这背后涉及...

2023-11-12 00:09:18查看全文 >>

鞋带不能系怎么变紧(鞋带怎么系能松能紧)

鞋带不能系怎么变紧(鞋带怎么系能松能紧)

谁还没被鞋带欺负过?我们在跑道上随便撒一把芝麻,就能砸到一个刚蹲下系好鞋带的跑者。基本上所有跑者都会在训练和比赛中蹲下系...

2023-11-12 00:05:08查看全文 >>

为什么鞋带越系越松(为什么鞋带系完是歪的)

为什么鞋带越系越松(为什么鞋带系完是歪的)

在大街上走路,或者早上跑步的时候,最烦的事情莫过于鞋带松开了。不管你系的有多紧,走两步之后它总是会松开,非常烦人。那么你...

2023-11-11 23:41:21查看全文 >>

为什么鞋带系紧不磨脚(鞋带系不牢的原因)

为什么鞋带系紧不磨脚(鞋带系不牢的原因)

面对商店里琳琅满目的鞋子,怎样才能买到一双既合脚又能保证脚健康的合脚鞋呢?如果了解以下几个问题,您就可以买到一双称心如意...

2023-11-12 00:15:08查看全文 >>

转书教学新手入门最简单(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

转书教学新手入门最简单(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

同学们在转本学习过程中是否遇见过下面这些情况:认真听讲,笔的速度就跟不上;专注做笔记,老师说的重点却常错过;笔记密密麻麻...

2023-11-11 23:54:34查看全文 >>

转书教学新手入门(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

转书教学新手入门(怎么样转书简单易懂又平稳)

众所周知,历来学书者方法不一,亦多有成者,总结这些成功者的规律,可有以下几点:一、先贤书论为写字依据 历来书论皆是历代...

2023-11-12 00:17:10查看全文 >>

转书教程小学生(小学生怎么转书)

转书教程小学生(小学生怎么转书)

南都讯记者叶斯茗实习生吴纪蓝这年头,小学生都在盘串了!近日有媒体报道,在辽宁,有学生向老师展示如何盘珠子,姿势统一,手法...

2023-11-11 23:45:12查看全文 >>

转书怎么才能一直转下来不停下(转书怎么让书一直转不停)

转书怎么才能一直转下来不停下(转书怎么让书一直转不停)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烦恼?读书总是读得很慢,读一本书一个星期,还是一直停留在前五页,总想着把书里的内容逐字地读完,往往是还没...

2023-11-11 23:54:22查看全文 >>

转书有什么诀窍(想学会转书的几个步骤)

转书有什么诀窍(想学会转书的几个步骤)

今天更新一篇让自己盈利颇丰,在市场上又被广泛流传的一种模式:弱转强。1 前言:说句实话,弱转强被很多人误解以及滥用,相关...

2023-11-11 23:51:50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