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部工作了两年,总体而言平平淡淡乏善可陈,除了我做销售的那段经历。这家公司是个销售主导的公司,我一进公司,立刻被告知我做牙科生意,最大的短板就是销售。虽然我极其不情愿,但是也没办法。
有一天,总裁问我销售进展如何。我说,呃,努力中。他笑着说,你什么时候卖掉第一单,什么时候回国。
13
没*死你的,让你更强大
坐在电脑前回想当年的囧,我自己都觉得搞笑。今天的我再去做那些事,虽然不能说驾轻就熟,但是肯定不会那样难受。为什么?因为经历过了。
很多时候,我们迈不过去的坎儿,都是心魔。
没人喜欢被人挂电话,可是挂了又怎样呢?没人喜欢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可是摔倒几回又怎样呢?
优秀的来源是进步,而进步的本质就是不同。只有做不同的事,用不同的方式做事,才有可能有进步。
而第一次做不同的事或用不同方式的时候,一定不擅长啊,没做过的事怎么可能一上来就擅长呢?
大家都知道要推自己出舒适区,可为什么很少人这样做?我觉得最重要原因,就是怕失败,怕被人否定,怕被人嘲笑。但是,仔细想想,其实别人对你的嘲笑,如果对你造成任何伤害,都是你自己允许的。
我不是说忽略别人嘲笑容易,今天的我也不能完全做到。但是因为怕失败怕被嘲笑怕没面子,而不敢去尝试不同的事情,这大概是优秀的最大敌人。
如果你想变得更优秀,就要主动去做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事情。马云说,男人的胸怀是让委屈撑大的。我说,人的胆量是让窘境撑大的。没有胆量,不可能真正的优秀。
卖出了我人生的第一单,也差不多该回国了。2010年初,我正式被派回国内。
那时的公司,百废待兴。公司刚刚成立没几个月,除了办公室几乎什么都没有。我回来才两个月,总经理因为和美国总部闹不和被解雇,于是公司更加混乱,我成为临时的负责人。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真的尝到了又当爹又当妈的滋味。
公司要发展,第一步就是雇人。当时我同时和四五个猎头打交道,筛简历排面试走流程;以至有好几个猎头以为我是公司的HR经理。
公司要卖货,第一步就是备货。我是所有人当中最懂产品的,于是我硬着头皮在几万个货号当中挑(xia)选(cai)那些最有可能在中国大卖的。定的多了怕库存高被美国老板骂,定的少了怕断货被代理商骂。
销售代表雇进来,没有人做培训,我来。从产品到理念,从公司文化到规章制度,没有IT支持,我来。美国总部要财务数据,我们没有财务经理,我来。
破破烂烂搞了几个Excel表格,自己都看不过去。好在美国财务一看我们这个状况,也就不逼我们了。母公司CEO要战略计划,可我们连总经理都没有,我来。
和两个同事熬夜两天拼凑了一个PPT出来蒙混过关,居然还获得好评。签不到代理商,我和销售经理一起上阵,各种画大饼喝酒搂着脖子称兄道弟掏心窝子拍胸脯。
任何事,只要有价值,只要没人做,我就会尽量去做。
然后团队就那样搭起来了,业绩活生生就做上去了……
直到公司重新招到一个总经理,然后我从临时负责人被放到市场部经理的位置。我多少有些失落,但是我一点不后悔,因为那段日子我学到了很多。
我本科毕业就出国,在国内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对国内的牙科也知之甚少,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其实如果不是公司一片混乱,也轮不到我做很多决定。
也许有人在那个情形下会做不同的选择:城头变幻大王旗,是不是应该看准方向再努力,否则万一站错了队怎么办?
或者说,是不是应该先谈条件再付出,省的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也的确有人劝过我,说我没必要那么较真,又不是自己的生意,不过打工而已。
但是我还是一点都不后悔。
我好不容易给自己争取到了一个能够体现价值的机会,我不想浪费。我平庸的时间已经足够久了,我要shine。我要把我的全部能量都释放出去,看看自己到底能做出些什么。
而且从完全功利的角度上说,这段经历让我迅速的了解了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意义和做事方法,而且也帮助我和美国总部的各个部门建立了关系。只有做得多,才能学得多;只有够操心,才能有收获。老天在这个问题上,是公平的。
事实上,我后来的辞职,与这种状态的丢失,有很大关系。
14
得失心不要太重
如果你不在乎谁能得到什么,你的成就也不会有止境。
说句实话,不在乎很难。但是,我们终究要有取舍。如果没有承担,就没有学习。
承担得多,自然付出的也多。我有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如果你不能做决定,或者做决定之后不能承担这个决定的后果,你就无法真正学习。
其实在大公司里混日子,与带着保护轮旁边有人扶的骑车非常相似。
越好的公司,流程和制度越完善。流程和制度很像保护轮,它们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不犯错误、少犯错误。流程的最高境界,其实是「防呆」。
防呆是什么意思?就是呆子都不会做错。那么我们想想看,我们每天在这样的系统里做事,我们的大脑能够得到多少刺激,获得多少进步?
如果你在有一个管理起来事无巨细的老板,你能学到什么东西?因为这样的老板就好像那个一直扶着你骑车的人。你摔倒的概率的确降低了,但是你也基本上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更可怕的是,你可能还觉得自己做出了很多成就。在一个优秀的平台上工作,你有时候很难分清,什么是你的作用什么是平台的作用。而多数人在这个时候都会倾向于认为是自己的作用。比学不到本领更糟糕的,就是明明没有学到,但是还觉得自己很牛。
回国的前三年,是最累的三年,但是也是最开心的。看着团队一天天壮大,看着自己负责的生意一天天成长,看着自己负责的品牌越来越家喻户晓,也能感受到自己对于行业、管理、和生意的认知逐渐加深。
可是随着公司规模的变大,很多东西都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