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籍文档 >

书是人类的什么朋友(书是我们人生中的什么)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22 11:10:1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以天一阁为背景的电视剧《天一生水》(2005)剧照。

唐代藏书家杜暹在每本藏书后皆有题记“清俸写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明代藏书巨头范氏天一阁,更是直接拒绝外人登阁观书。天一阁“封闭甚严,凡各房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各梯,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钥。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清代杨氏海源阁,复制了天一阁的禁令:“变世相传,珍秘逾垣,凡非契友。例不示人”。杨氏更立下规定,家中仆役,“向不准登楼”,竟有“服役数十年不得一觇阁上书籍作何形状者”。

藏书家对书的秘藏,虽曰爱之,实则害之。无异于将图书从尘灰浩劫中解救出来,却又充当起书的入殓师的角色,将它们悉心盛妆入殓,送进藏书楼这座华丽的坟墓之中。历史还真有以书殉葬的实例。唐太宗就是一例,他将大量图书带入自己的坟墓昭陵,三个世纪后,他的陵墓被五代军阀温韬发掘,“从蜒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两厢列石床,床上石函,函中有铁匣,悉藏前世图书”——书是孤独者的同伴,但书绝然想不到自己竟然要陪着这具逐渐腐朽的伟大枯骨一起孤独到地老天荒。

书是人类的什么朋友,书是我们人生中的什么(9)

《书架图》。出自明末王徵译述《远西奇器图说》。

书一旦被据为己有,秘藏不露,就失去了书的作用,沦为一叠无人阅看的值钱字纸。无怪乎明末藏书家曹溶,提及此类藏书家将图书秘藏独占的行径时,感慨这些被珍藏之书的命运何其幸而不幸,分明是“古人竭一生辛力,辛苦成书,大不易事”,这些书好不容易被写成后,又经历“渺渺千百岁,崎岖兵攘劫夺之余,仅而获免,可称至幸”,又幸而遇到赏识的藏书家,“知珍之蓄之”。

但也正是这些人,既不刊行于世,又不愿借与他人广结善缘,只是“寄箧笥为命”,稍不留心,就会导致这天壤之间唯一的孤本从此“形踪永绝,只以空名挂目录中”。曹溶不由得质问道,这些名曰爱书惜书的藏书家这样做“非与古人深仇重怨,不应若尔”——你们这么把书藏起来秘不示人,是不是与古人有深仇大恨啊?

有鉴于此,曹溶特意草拟了一份《古书流通约》,倡议各地藏书家,各自观看彼此藏书目录,标出各家所缺者,派人到对方藏书库中精工缮写,这样不仅可以“好书不出户庭也,有功于古人也,已所藏日富也,楚南燕北皆可行也”。倡导彼此之间互相借抄图书。但遗憾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凄凉,道理头头是道,人皆点首赞同,但真的提起借抄,却又纷纷宝藏起来,不愿示人。

不仅如此,似乎曹溶自己也未能以身作则。黄宗羲算是他的好友,但他凭借诚心与盛名叩开了天一阁藏书楼大门,竟未敲开好友的藏书柜门。在他所撰写的《天一阁藏*》中,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他在提及范氏后代范光燮为了他特意“破戒引余登楼,悉发其藏,余取流通未广者抄为书目”之后,又补上一句,“曹秋岳倦圃(即曹溶,字秋岳,号倦圃)之书,累约观之而未果”。

借书鉴人

对嗜书如命之人来说,借书与人确实是件难事,因此,愿意将自己藏书与人分享的藏书家,就格外值得珍视。李如一比曹溶年长56岁,虽然他来不及读到曹溶的《古书流通约》中侃侃而谈的大道理,但他更愿意脚踏实地分享自己的藏书。他的名言是“天下好书,当天下人共之!”他的好友钱谦益形容他对图书的爱护“获异书,则焚香肃拜;遇秘册,必贻书相问;有求假(借),必朝发夕至”——这样慷慨大方的藏书人,不会有人不喜欢与他为友。书也会喜欢让自己落到这样人的手中。

中国古代的书友们靠借书形成了一个知识共同体。北宋的宋敏求和王钦臣因为乐于向士类同仁借阅藏书而名声煊赫,南宋的藏书家楼钥则通过向志趣相投的读者借阅藏书而收获了一众好友。明代的名臣杨士奇甚至通过借书来观察人品,看谁是“端人确士”,谁又“非其人”。毕竟,借书本身也是考验人品道德的一种方式,颜之推所谓“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从这一点上来说,像相声里那样胆敢在图书馆藏书上乱涂乱画的家伙,连带那个给他出馊主意的“恋爱大师”,作为始作俑者,都是绝对不可以交往的。

书是人类的什么朋友,书是我们人生中的什么(10)

《阶梯与狂热 : 一部书籍文化史》,[英]马丁·莱瑟姆 著,王喆源 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1年10月。

中土以借书为交友鉴人的方式,西洋则似乎更注重读书。当然,不出声的“默读”早在古典时代就已盛行。沉默地阅读可以保持心灵的沉静,就像四世纪的哲人圣安布罗斯,“当他阅读时,他的眼睛扫视着书页,他的心则忙于探寻意义,但他不发出声音,他的舌头静止不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接近他,访客通常不须通报”。他的好友圣奥古斯丁来拜访他时,“常常发现他就这般默默阅读着”。默读给人一种沉浸书中的肃穆感,但也让人感到一种绝对沉静下的孤独,哪怕这种孤独乃是所谓神圣的孤独,给人的心灵注入无言的力量。但默读只是属于个人的,一如沙漠隐士在星空下独自倾听沙砾移动,万籁有声。

但唯有神与野兽才强迫自己孤独,人类则需要跨过孤独与岑寂,需要自己的同伴。出声朗读虽然有时会显得比较做作,尤其是在演讲术流行的欧陆,哪怕和颜悦色或是平易近人表现得再真挚自然,都可能是演讲术刻意训练出的做作之态。就像朗诵术大师约翰·沃克所传授的那样,将读书变成一种表演:

“我们要习惯朗读时保持站立,应当左手持书,尽量不去看书,而要将目光投向观众……如果读到了圣洁、高尚、神圣的内容,眼珠和右手都要恰如其分地向上抬起,如果读到了粗鄙、低下、卑躬屈膝的段落,眼珠与手要朝下,如果出现了觉醒的美德、发自内心的情感,或是温柔感受,我们要自然地将手贴于胸口。”

每个细节都要摆放到位,以展现出一种得体的姿态,虽然每个倾听演讲的人都知道面前读书的那个家伙所谓的发自内心是如何矫揉造作,但听众就吃这一套。如果表演得不到位,即使是真情流露,也会遭到讥讽嘲笑,爱丽诺在她的日记中就记录了一位牧师,“经文读得一团糟,简直是最可怕又最庄严的礼拜。”

但这样的读书,只不过是逢场作戏,很难真正交到真心的朋友。反而三五知己,互相阅读和谈论自己喜欢的书时,才是友谊升温的时刻。詹姆斯·拉金通在成为出版商和作家之前,曾经只是伦敦的一名小小的修鞋匠,每天忙碌的工作几乎挤压了他所有读书的时间,但他和三位喜爱读书的工友硬是发明出一种轮流睡眠读书法:

“我们中的一个人一直熬夜工作,直到其他人在约定的时间起床。等所有人都起床后,我的朋友约翰和你谦卑的仆人,就在他们工作时轮流为他们大声朗读书籍。”

在繁杂忙乱的工作之中,仍然能与朋友分享一本好书,这或许才是读书的真谛所在。“书是孤独者的同伴”的真正意义,或许是因为书能为孤独者带来朋友。走笔于此,我想起一件读书的往事。

书是人类的什么朋友,书是我们人生中的什么(11)

电视剧《正常人》(2020)剧照。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冬日黄昏,我坐在公交车上,路途漫漫,车流拥挤,车厢里昏昏欲睡,为了打发时光,我从书包里取出卡普钦斯基的《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开始翻看起来,不多时,我的眼睛便从昏暗摇晃的车厢,转向上个世纪喧闹纷杂的北方大陆,俯瞰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国与城邦命运。

就在这时,我忽然感到自己的肩头仿佛有温暖的微风有节奏地拂过,掠过我脖子的汗毛。我扭头看过,发现坐在我身旁的年轻人不知何时把头靠在我的肩头,正专注地看着我手中的书页。

我和他彼此对视了一下,都没有说话,只是手中的书向他的眼前挪了挪,放慢了翻书的速度。天光晦暗,车灯亮起,我们就这样一道看下去,直到一起坐过了站。

作者|李夏恩;

编辑|西西;

校对|刘军。

栏目热文

书籍带来什么(书籍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书籍带来什么(书籍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他们说:“我想有好多书可以看”;他们说:“如果书能像奖状一样,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就好了”…调查发现,当前乡村儿童阅读状况虽...

2023-04-22 10:56:25查看全文 >>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我和书之间有趣的故事)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我和书之间有趣的故事)

想起过往时光,幸福时刻,最是读书时。记得幼儿园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套《西游记》画册,在冬天的暖阳下读得津津有味,就那一...

2023-04-22 11:06:18查看全文 >>

书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书籍是精神的最好营养品)

书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书籍是精神的最好营养品)

01以奖慰人心,妙哉(标题即论点)近日,不少城市设立“委屈奖”,颁发给为维护和谐正义而受到委屈的人。(引材 )我认为“委...

2023-04-22 11:31:14查看全文 >>

书籍是人类的阶梯吗(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吗为什么)

书籍是人类的阶梯吗(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吗为什么)

漫画师的话移动互联时代,如果没有手机,你我的生活会怎样?是不是完全不敢想象?你说,手机上什么讯息都有,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2023-04-22 11:08:29查看全文 >>

书是我们人类的什么(书籍是我们的什么)

书是我们人类的什么(书籍是我们的什么)

作者: 太阳花昨天做公交车,遇见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穿着一身非常朴素的衣服,头上梳着羊角辫,一脸的清纯,手里捧着一本书,...

2023-04-22 11:14:53查看全文 >>

书籍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书籍对人类社会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书籍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书籍对人类社会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句出自《论语》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说,生来...

2023-04-22 10:48:49查看全文 >>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下一句)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下一句)

「来源: |文化养老 ID:ELDERLY-CHINESE」人生是一场旅行,当我们经历得越多,思考得越多,内心的困惑也会...

2023-04-22 11:01:59查看全文 >>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什么(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吗为什么)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什么(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吗为什么)

广大市民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

2023-04-22 10:54:54查看全文 >>

好的书籍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书籍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

好的书籍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书籍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

诗人陆游有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读书的重要性在此已无需赘述,关于读书和教育,它永远是一个不朽的话题,任...

2023-04-22 11:20:37查看全文 >>

书籍是一种文化吗(书籍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书籍是一种文化吗(书籍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乾坤春浩荡,文治日光华。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即将迎来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为深化全民阅读,推进“书香濮阳”建设,...

2023-04-22 11:04:37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