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_ 《洗冤集录》中的“检骨图”
对于《洗冤集录》等古代著作,他本着“留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进行继承和批判。他认为旧时仵作验尸的很多方法都很有见解,“滴血法”、“滴骨法”是现代血清鉴定的先声,“检地法”符合现代犯罪搜索学的本义。但同时他也指出“吾国法医,向乏专门研究,墨守旧法。然人类因世界之物质进步、思想发达,而犯罪行为则奇妙新颖,变幻莫测。是以吾国司法检务,犹如以稚子之制强寇,其不反被制于强寇。”因此中国法医界要放眼世界,不断学习进步,这样才能尊重生命,保障法律尊严。
在林几推动下,上海的法医研究所不断发展壮大,内设毒化、解剖、活体检验、病理、精神鉴定等实验室,装备有德、美、法等国进口的仪器设备。成为了中国的法医学研究中心。
上图_ 1931年林几创立北平医学院法医学教室
林几的奉献使得不少冤案沉冤昭雪。1934年,甘肃一农民暴毙,当地政府用传统方法银针验尸,结果银针发黑,认定为毒*。甘肃省最高法院将此案移送法医研究所交付给林几办理。林几根据科学实验证明银针发黑与中毒无关,纠正了一起错案。
经历了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仵作基本上由现代法医取代。逐渐司法检验终于在20世纪中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上千年的仵作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和动乱的时局,司法的公平正义,到了解放之后,才真正实现。
作者:大狮子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 《我国仵作职业研究》 黄瑞廷 周安居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2.6
[2] 《检验吏连接仵作与法医之间》 刘鄂 历史教学 2012.10
[3] 《中国司法检验体制的近代化转型——以法医取代仵作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李光和 历史档案 2011.2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