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晨报讯(文/记者 董潇涵 图/记者 喻义昌)“同学,你的饭送到了。”11月16日,雨夹雪,“送餐姐”蓝雪刚从校门口的一家饭店取上一份热气腾腾的米粉,一路快走送到了女生宿舍5楼548宿舍的“顾客”手中。
刚跑完这一单,蓝雪又接了下一个订单,急着赶去学校食堂取饭。
蓝雪是新疆艺术学院大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外卖不能送入学生寝室,于是她就兼职当起了“送餐姐”。
这样的雨雪天气,是“送餐哥”和“送餐姐”最爱的天气了,学生们不愿下楼,大家就迎来了接单“高峰”,虽然路面湿滑有些冻手,但他们干得很起劲。
他们穿梭于熙熙攘攘的吃饭大军中,跑几十、几百米的路,尽可能快地将外卖送到宿舍同学的手中,享有的报酬是每份最少提成1.5元,最多提成5元。
送餐员女生多 分正式和临时两种
“送餐哥”、“送餐姐”都是怎么接单的呢?其实,是该校学生建立了微信“智能校园巴扎”公众号平台。
创建该平台的大三学生陈奕皓说,之前在学校做了问卷调查,询问同学们希望校园提升哪些服务。没想到,同学们希望校园内网上订餐的意愿排第一位。于是他就和团队着手做起了这件事。从6月开始至今,他们平均每天接四五十单。
新疆晨报记者点开该平台看到,排第一位的是网上订餐,平台上有校内负一楼、二楼、三楼食堂及校外附近的8家饭馆可供选择,本部校区送餐配送费1.5元-2元,往西校区送餐配送费2-5元。
“学生下单后,我们管理方、兼职员、商家三方都会收到信息,这时就会有兼职员在微信群‘抢单’告知他(她)要去送,其他兼职员就等下一单。”陈奕皓说,兼职员到校内食堂或校外小饭店先签一张含有日期、时间、菜名、数量、价格、配送员名字的登记表,一周后,他们统一给商家结款,一个月后,给兼职员结款。
订餐同学在平台上下单时先付配送费,等饭送到手后,再扫兼职员提供的二维码网上支付饭钱,不收取现金,也是为了方便管理方统计账款。
送餐员以女生居多,分“正式工”和“临时工”两种。“正式工”需要签合同,保证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送餐,每日底薪10元 配送费;临时工则只有配送费,可不定期送餐。为此,有不少同学拿着自己的课程表来负责人处对照排“送餐表”。
一天十余单,月入600多元
遇到雨雪天气果然生意“火爆”。记者在平台上看到,13时56分,1分钟时间,同学们下了8单。
时间充裕的学生很愿意帮忙跑腿做兼职,蓝雪就是这学期上岗的,也是接单最勤的“送餐姐”之一。
蓝雪说,自己现在上大二,课程不多,闲暇时待在寝室里很无聊,看到这份兼职信息就果断报名了。
“其实想干这份兼职是希望能起到减肥的作用,此外还有钱赚。我平均每天都会送十余单,一趟提成1.5元至2元,一个月下来能赚600多元,可以当一个月的伙食费了。”蓝雪说,当天她一共跑了15单。
“很多同学不愿出门,愿意出钱找人送外卖,而我又需要这份钱。”大一学生阿迪力说,他父亲已退休,母亲没有工作,家里每月给他寄1000元生活费,为帮助家里减轻压力,他选择了送餐这份兼职。
“也不全是为了‘赚钱’,互帮互助各取所需嘛!”“送餐姐”赵亚茹说,她不能保证每天送餐,但只要不耽误学习就会去送,一个月能挣三四百元,还能多跑路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