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东方IC
折叠屏手机,几乎全球所有安卓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
随着折叠屏手机规模化商用所必需的形态、屏幕、铰链、价格等多方因素日渐成熟,折叠屏手机销量几乎已经站在了就要起飞的风口。
与此同时,折叠屏手机作为一种新型数码产品,在其高昂的成本和售价之下,还隐藏着相较之下更易损坏的“玻璃体质”,以及同样高企的维修成本。在首批“吃螃蟹”的折叠屏手机用户中,已有不少人叫苦不迭,故障后的保修和维修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让这些消费者难以理解的是,花大价钱购买的折叠屏手机不仅使用时要小心翼翼,为何售后更是困难重重。
保修难折叠屏手机问题凸显上海消费者罗先生今年3月花10999元购买了荣耀Magic V折叠屏手机,使用半年多后开始出现问题,展开折叠屏时会出现卡壳、异响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其正常使用。
“我现在打开手机折叠屏的时候必须非常小心,也不敢用力,生怕卡住以后掰断。”罗先生向《IT时报》记者展示,他的手机折叠屏在展开时很容易中途卡住,变得无法动弹,特意调整角度后才能艰难打开。
罗先生的荣耀Magic V折叠屏手机常常会在折叠时卡住,无法动弹
出现上述故障以后,罗先生来到荣耀的线下网点,现场维修人员告诉他,问题出在铰链上,如果需要维修,则要连着内屏一起更换,费用为近4000元。由于手机还在保修期内,所以罗先生询问是否可以保修,对此维修人员查看后表示,手机机身边缘有磕碰痕迹,所以认定为“人为损坏”,并不在保修范围内。
记者注意到,罗先生荣耀Magic V折叠屏手机底侧面有两处疑似磕碰点。罗先生说,自己的手机在日常使用中难免被钥匙等物件磕碰、划伤等,但可以肯定的是,手机在发生故障之前并没有摔碰,且也没有发生过高处跌落等情况。
罗先生表示,当时荣耀维修人员仅凭观察和拍照后,就认定手机是“人为损坏”,并未出具相关检测报告,这样的故障维修处理方式让他难以接受。“手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有划痕、磕碰是很正常的事,判定‘人为损坏’的依据和标准到底是什么?”罗先生说道。
其实,与罗先生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广东的戴先生花费14999元购买了一台三星Fold 3折叠手机,手机突然无法开机、充电。随后,他将手机送至官方维修售后点进行维修,工作人员称,因手机有磕碰,无法进行保修,需要客户花费4000多元自费维修。
今年6月,陈女士在购买了一款小米折叠屏手机后,向《宁波晚报》记者吐槽,“买台折叠屏手机,像请了个‘爷’一样供着用,没多久还是坏了。”小米维修中心维修也将故障认定为“人为损坏”,但陈女士坚称“一直用得很小心”。
《IT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各个品牌折叠屏手机的投诉已经超过千条,华为、荣耀、小米、三星、vivo、OPPO等品牌的折叠屏手机都难免遭遇过投诉,消费者维权诉求的焦点都往往落在了手机厂商对“人为损坏”的认定上,面对维修成本高昂的折叠屏手机,手机厂商即便对微小的划痕和磕碰点都变得“吹毛求疵”,而消费者也面对夸张的维修费用“大喊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