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的人呢,要有回应,表示收到。
在我的公司里,我说:
公司里要养成一种文化,大家要养成一个习惯,所有人一旦被@ ,要有回复的习惯。
为什么?
因为我们正在不断发展,扩大团队。让我们在还小的时候,建立起强大的职业化能力,以免在发展的过程中,战斗力随着规模直线下降。
这个习惯一旦养成,会大大增强公司的文化。
— 9 —
用虚拟背景,和自动降噪
前面8个tip,主要是给管理者的建议。公司管理。团队管理。项目管理。文化管理。
最后来聊两个tips,和个人相关。
远程会议沟通,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懂得使用两个功能:
虚拟背景,和自动降噪。
首先,在家开会,不一定有整洁的背景。
建议大家在会议设置里,先选好你要用的背景,这样一旦接入会议,直接显示的就是虚拟背景了。
然后,远程开会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环境背景音会比办公室复杂很多。
如果在路上,有按喇叭的声音。在客厅,有老人看电视的声音。在书房,可能也有自己打字的声音、孩子上课的声音。
几十人参加会议,这些声音就会严重干扰会议效果。
如果你用的是企业微信会议的话,强烈建议确认一下自动降噪功能是否打开了(好像是自动开的)。
这样,就和面对面效果差别不大了。
每次我出差,碰上要在酒店里开会,我就拿出行李箱中,早就准备好的蓝牙会议音箱,连上手机,对着房间开始说话。
彼此声音清晰到,就像对方在房间里一样。
所以为了在家开会更轻松,我也推荐你使用蓝牙音箱,或者蓝牙耳机。
— 10 —
要专注,也要休息
在家办公,我们还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扰。
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加专注,高效呢?
最后,给你推荐一个tip,就是当你想专注工作,或休息的时候,给自己设置“休息一下”,这样就不会收到消息通知。
这里可以结合番茄钟工作法,以25分钟为一个单位。这25分钟里,手机调成静音,什么东西都不碰,告诉自己在这25分钟里,别的什么都不能干,只能专心工作。直到番茄钟提醒你,时间到了。
25分钟后,把“休息一下”关掉。休息5分钟,去倒水、上厕所,干啥都行,然后再进入下一个专注状态。
休息一下,既是提醒自己,也是让协作的同事们了解你的状态。
知道你在埋头专注工作,这个时段,他们可能就不会来打扰你。
中午12点到1点之间,也请给自己设一个休息。吃饭,来回走走,舒展一下筋骨。
下班后,离开书房,清晰地告诉自己下班了。
区分好工作,和休息时间,才能让你既高效,又留有生活空间,劳逸结合。
最后的话
这就是我的10个高效tips。
1)万事先存云端,遇事不慌;
2)早会check in,激活工作状态;
3)晚会check out,小结打卡;
4)周报复盘;
5)周例会纠偏;
6)建立团队日程,方便回溯;
7)项目管理,用甘特图;
8)善用@ ,并养成回复的习惯;
9)用虚拟背景,和自动降噪;
10)要专注,也要休息。
希望能帮到管理者,和在家办公的你。
在数字化的浪潮下,网盘、会议、文档等线上工具,让“办公”场景能够逐渐脱离时空的桎梏,变得更加灵活。
善用工具,事半功倍。
疫情当前,高效地远程办公,更是我们必备的技能。
还记得两年前疫情刚爆发时,网上很多段子说,居家办公,就等于每天24小时在线,7×24。
现在,我们有了微盘、视频会议,在线文档,这些远程协作的新工具。在家打开企业微信,会议、文档、微盘都可以在一个界面操作。
用好这些工具,和10条tips,让我们更方便协同,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然后因为高效,所以即使居家办公,也能留一些空间给自己,给家人,给生活。让居家办公不再724。
(所以,米总,服气了吧?你爸终究还是你爸吧?)
祝愿,早日平安度过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