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核心技术是控光。在弱光或大光比环境下拍摄,对任何摄影师来说都是一个真正的挑战。这种情况往往会因为光线不够,调慢快门导致模糊、噪点变多或因为反差太大造成亮部过曝、暗部细节丢失等问题,从而影响画质。因此,学会使用外接闪光灯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
而初学者通常只把闪光灯当成弱光环境或者室内拍摄的补光工具。其实,闪光灯的作用不仅如此,它是一个人造的可控光源,让摄影师通过光线塑造被摄对象,制造画面的效果和氛围,从而达到对光的高级控制和运用。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闪光灯的基础知识。
图片/黄大鑫
我们以热靴灯为例,介绍几种闪光灯的常用模式。
热靴灯也称外置闪光灯,这种灯可以输出较强的光量,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和光位以形成不同灯光效果,亦可以加上滤色片,以改变闪光色温,来配合现场环境的白平衡。
模式一:TTL(Through The Lens Mode)
自动模式,闪光灯对输出光量的计算是根据相机机身的测光而定。这也是通常闪光灯最常用的模式。它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比较灵活的测算输出光量并对被摄体进行合适的闪光,因此适合活动、记录类题材的拍摄,也同样可以用在静止物体或者人物拍摄,但有时候会因为测光或者回电等原因,在同一环境下出现偏差而导致不同的闪光量。初学者可以先学会用这种模式。类似相机拍摄模式的P档。
图片/黄大鑫
模式二:M(Manual Mode)
全手动控制闪光灯的输出光量。如果拍摄对象不移动,这种恒定的输出光量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很稳定的光源,因此适合影棚人像、静物之类的固定环境拍摄。会场活动也可以用,但是对于使用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摄影师根据环境不断调整闪光灯的输出光量和闪光范围来控制被摄体和环境的曝光。类似相机拍摄模式的M档。
图片/长风笑我
模式三:S1、S2
无线引闪模式。用于离机且作为副灯时使用。使用S1模式时,它会与主闪灯的第一次闪光同时触发,与使用无线引闪器效果一样。使用此模式时,需要将主闪灯设置为手动闪光,不能使用具有预闪的TTL闪光系统,也不可以使用多次闪光与防红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