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山寨机公司就像拼乐高一样,将软硬件采购来之后,仿照其他品牌的旗舰机开个模具、完成拼装,便可上市销售。这让不少人赚的盆满钵满。
除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 VOVG、viipoo、唯米、米蓝等品牌,当前我们看到的山寨机,更多是传统品牌的堕落之作。
像金立、朵唯这种如今盛产山寨机的品牌,我们并不陌生。在功能机时代它们也曾「叱咤风云」。小辣椒也曾跟随小米的步伐,火过一段时间。
而看起来山寨味十足的 ivvi,背后也有酷派撑腰。天眼查显示,ivvi 是酷派公司的旗下品牌,还曾请赵丽颖担任代言人。
这些品牌为什么沦落至此?首要原因还是自研成本高,在市场份额被挤压、自身技术不雄厚的前提下,自行设计、开发新手机显然不现实。而借助联发科的方案,可以低成本地制造山寨手机,赚钱谋生不成问题。
山寨机会被消灭吗?「山寨」的定义是什么?按照普遍理解,山寨代指由模仿、复制、抄袭的行为,和由此而来的产物。
以前我们提到「山寨手机」时,往往是指由民间力量发起的,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制造的数码产物。而随着曾经的大品牌沦落,现在的山寨手机不只局限于小作坊的产物了。
老实说,山寨机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比如当今流行的双卡双待、大电池等特点,以前曾被视为山寨机的标志。这些特点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山寨机逼迫「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的文化,以及产品的人文关怀。
但这决不能成为任由山寨机泛滥的理由。山寨手机对于知识产权的侵害、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会扰乱市场环境,乱打价格战甚至危害到正规品牌的创新。
我更关心的,是山寨机的质量问题,比如电池的安全性能否被保证。另外,不少山寨机的用户是学生、全职母亲。当未成年人接触到这类劣质屏幕,是否会对他们发育未完全的眼睛造成更大的伤害?这些疑问让我感到不安。
另外,山寨机不像正规品牌那样重视用户隐私。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储存的资料是否会被泄露也是一大问题。
在可预见的未来,山寨机能否被消灭?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可能是悲观的。有市场又有钱赚,山寨厂商就像除不尽的小强。那些不懂数码的消费者,被夸张、虚假的山寨机广告骗得团团转,但没人看见、关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