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刘彻为什么不杀窦太后(窦太后临终前和刘彻的对话)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6-27 10:24:0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儒学)

以上,不过是皇帝的一些细枝末节,而他真正的传奇,马上就要开始。

武帝的人生传奇总结起来倒也简单,那就是:

打仗。

刘彻明白,国内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外戚专权也好,权臣作乱也好,甚至内宫里出了擅权的太监,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如果朝廷上出了问题,只能说明皇帝不太行,皇帝镇不住场子。

历史很精彩,尤其是历朝历代的臣子们群魔乱舞时,更加精彩。

但从封建王朝的角度来说,主角并非这些臣子,皇帝才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角。

之所以外戚、权臣、权宦这帮人能喧宾夺主,抢走皇帝男一号的光芒,本质上,还是皇帝不够强大。

乱世之际,哪怕山河沦丧,国破家亡,强悍如龙虎的君王也能力挽狂澜。

而那些既无胆识,又无魄力的碌碌之君,就算给他一个太平盛世,他也镇不住。

只要皇帝强而有力,就没人能在帝王的眼皮底下折腾起什么风浪。

因为在皇帝的位置上,对付大臣的方式很简单,你听话,那咱们相安无事,你不听话,那我就宰了你。

所以朝廷内政对皇帝来说,问题并不是很大,而且皇帝的手下,放眼看去,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忠良。

有帮皇帝搞文化事业的,例如主父偃、公孙弘、桑弘羊。

还有帮皇帝搞军事发展的,例如卫青、霍去病、李广。

当然,除了正儿八经给皇帝打工的,当然也有陪着皇帝聊天解闷的,例如,东方朔。

刘彻为什么不*窦太后,窦太后临终前和刘彻的对话(5)

(东方朔)

刘彻同志在用人上贯彻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执政晚年,连打仗俘虏的匈奴大臣金日磾,皇帝都任命为了汉朝的正式公务员。

伟大的帝王从来都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庞大的帝国必然不是一个人能玩得转的。

皇帝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把机会给了这些大臣们。

而这些臣子们也相当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在各自的岗位上疯狂奋斗,替皇帝屡创佳绩,君臣携手,把王朝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国内发展一片繁荣,皇帝很快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塞外。

草原上的匈奴人一直是汉朝的隐患。

这帮游牧民族常年和汉朝打游击,搞什么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这种袭扰战术,抢完东西就跑,用没了再来*扰。

别说之前的文帝景帝拿匈奴人没办法,就连高祖刘邦,跟匈奴人作战,也差点让人家给活捉了。

刘彻认为,匈奴是必须要打的,不仅要一雪前耻,还要彻底把他们消灭掉。

于是,在汉武帝的领导下,一场一场举世闻名的战役发生了。

战争开始了,但大臣们惊奇地发现,皇帝的目标似乎不止匈奴一个。

刘彻为什么不*窦太后,窦太后临终前和刘彻的对话(6)

(匈奴人)

建元三年开始,远征闽越。

元光六年,扫荡匈奴。

元鼎五年,进攻南岳。

元鼎六年,进攻西南夷、西羌、东越。

元封三年,进攻车师、楼兰。

太初元年,进攻大宛、轮台、郁成。

以上,还只是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发动的一小部分战争。

从公元前138年到公元前89年,在刘彻的领导下,西汉王朝对外发动的战争不下上千场。

能打,真是相当能打。

如果时空可以错乱,真应该让明朝的成祖朱棣跟刘彻交流交流工作经验。

往好的方面说,开疆拓土,保家卫国,刘启同志可以说是为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但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导致西汉的财政有点吃不消。

打仗不仅拼兵力,拼将帅,还拼经济。

每次一次仗,招兵买马,采买兵器,粮饷军饷,都是要花钱的。

常年穷兵黩武,导致国力大幅度下降,百姓们怨声载道,大臣们也颇有微词。

面对这种情况,其实,很好解决。

我是皇帝,我是天下的主人。

我做什么,完全遵从我的个人意志。

皇帝的命令也好,皇帝的行为也好,一旦实施,就不允许别人再非议。

谁敢对着皇帝指指点点,好办,拖出去砍了就得了。

这是残暴之君的做法,刘彻的确很爱打仗,但他并不残暴,所以他采取了一套截然不同的面对办法。

他自己亲自下了一道圣旨,专门用来检讨自己的过错。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皇帝当着文武大臣,天下黎民百姓的面,亲口承认,我做错了,并且请求大家原谅我。

我们知道,贤明的帝王,能知错,能改错,但绝对不能认错。

因为皇帝一旦认错,就意味着他作为帝王的威仪不再,就意味着他作为皇帝的脸面扫地,就意味着皇帝亲口承认自己的行为或者判断出了问题。

而这种尊严和威仪的丧失,在某种程度上比把皇帝*了还难受。

天下需要皇帝道歉,但皇帝的面子似乎比什么都重要。

可刘彻却老老实实地认错,道歉,而且态度十分诚恳。

他是一个很有觉悟的帝王。

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道歉的皇帝,他的圣旨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罪己诏”。

刘彻为什么不*窦太后,窦太后临终前和刘彻的对话(7)

(汉武帝“罪己诏”的内容)

但皇帝似乎并不满足于只开这一两项第一,在这位皇帝身后,有很多后有来者,但前无古人的惊世壮举: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太学(今天的重点大学)的皇帝,对中国的教育事业,皇帝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安排大臣张骞徒步旅游,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功不可没。

他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并使用太初历的人,而这种时间历法,一直沿用至今。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要把匈奴人打趴下并且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展开决战的皇帝。

......

刘彻同志创造的第一就像他打过的仗一样多,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

这一年,我们历史作者行业的祖师爷,太史公司马迁写完《史记》,罢笔去世了。

刘彻为什么不*窦太后,窦太后临终前和刘彻的对话(8)

栏目热文

窦漪房为什么不喜欢儿子刘启(卫子夫死后刘彻的做法)

窦漪房为什么不喜欢儿子刘启(卫子夫死后刘彻的做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剧名叫做《美人心计》,里面的女主角便是窦漪房,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窦太后。虽然,电视...

2023-06-27 10:00:19查看全文 >>

黄山60岁免门票吗(黄山门票2023免费政策)

黄山60岁免门票吗(黄山门票2023免费政策)

兔年新年,相约黄山!此时的黄山有银装素裹的冬雪、晶莹剔透的雾凇、绚丽夺目的日出、磅礴壮阔的云海、清新润肺的空气。这个冬天...

2023-06-27 10:34:24查看全文 >>

黄山72峰全景图(黄山风景美图)

黄山72峰全景图(黄山风景美图)

古人云,黄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石柱峰、吴蓉峰、莲花峰,均高耸峭拔,直刺青天,形如蓬荷。,...

2023-06-27 09:58:06查看全文 >>

黄山秋色最佳时间(中国秋景最佳地方)

黄山秋色最佳时间(中国秋景最佳地方)

国庆假期,好多朋友都去黄山旅游了!自己待在家中,刷朋友圈,看到大伙儿分享的旅游照片,一时间竟然有点羡慕起来了!于是乎,便...

2023-06-27 10:33:50查看全文 >>

黄山65岁以上免票(60岁以上黄山门票优惠政策)

黄山65岁以上免票(60岁以上黄山门票优惠政策)

齐云山2023的门票还是68一张,年龄65以上免费,60-65半价,儿童也半价,小小孩儿免费。黄山市本地人半价。之前来了...

2023-06-27 10:20:28查看全文 >>

刘启死后帝位传给谁了

刘启死后帝位传给谁了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刘启册封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同时册封第十子刘彻为胶东王。从这一角度上看,刘荣继承皇位,几乎是板上钉钉...

2023-06-27 09:59:06查看全文 >>

刘启一生最爱的女人(刘启最爱的女人是栗姬)

刘启一生最爱的女人(刘启最爱的女人是栗姬)

都说年少时不能遇到太惊艳的人, 否则可能需要用一生来怀念。任性离家的落难皇子,与出身寒微却机智过人的姑娘,他们之间的相遇...

2023-06-27 10:05:34查看全文 >>

刘彻生母下场(汉武帝腰斩女儿后悔吗)

刘彻生母下场(汉武帝腰斩女儿后悔吗)

曾大声宣称要“金屋藏娇”的刘彻,有一位背景不“简单”的母亲。王娡的出身非豪门大户,虽祖上被项羽封过王,但后来却败于刘邦手...

2023-06-27 10:04:40查看全文 >>

窦太后死后刘彻为什么怕王太后(窦太后临死前为刘彻交代三件事)

窦太后死后刘彻为什么怕王太后(窦太后临死前为刘彻交代三件事)

前文说到窦太皇太后为了顾及窦太主和阿娇的脸面,始终没有承认卫子夫的地位。但不管如何,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这是人力无法抗...

2023-06-27 09:54:23查看全文 >>

窦太后和刘彻的关系(窦太后和刘彻的争斗)

窦太后和刘彻的关系(窦太后和刘彻的争斗)

在很多人的常识观念中,总是认为隔代更亲,比如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溺爱可能远胜于父母。但是,放在皇家就不一定能成立了。比...

2023-06-27 10:31:0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