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二十四史讲哪个阶段的历史(如何看懂二十四史)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11 10:47:44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我们经常会听人提起“二十四史”,那么,“二十四史”都是哪二十四部历史呢?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代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讲哪个阶段的历史,如何看懂二十四史(1)

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太史公是我国古代官方史料的专职记录者,由西汉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名称,因司马迁曾任太史公,故《史记》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2.《汉书》(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汉和帝永元四年。《汉书》是在班固之父班彪所作《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又称《前汉书》,记载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作者范晔,字蔚宗,顺阳郡(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官员、史学家、文学家,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

4.《三国志》(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

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

5.《晋书》(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且对晋史极为苛刻,曾多次对当时晋代的相关史料提出过批评,因此撰写一部系统、完整、旨趣较高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6.《宋书》(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前后六十年的史实,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作者沈约,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德清县)人。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

作者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8.《梁书》(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9.《陈书》(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事,与《梁书》一样,也是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10.《魏书》(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

作者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

11.《北齐书》(唐·李百药著,50卷)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实际记载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作者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12.《周书》(唐·令狐德芬等著,50卷)

《周书》,实际上记载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孤德芬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13.《隋书》(唐·魏征等著,85卷)

《隋书》,记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共38年历史。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

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芬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明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

14.《南史》(唐·李延寿著,80卷)

《南史》,记载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李大师(公元570年-628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历史学家。

李延寿,字遐龄,生卒年不详,唐初历史学家,曾任崇贤馆学士,官至符玺郎。

15.《北史》(唐·李延寿著,100卷)

《北史》,记载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与《南史》为姊妹篇。

作者李延寿,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历史学家,曾任崇贤馆学士,官至符玺郎。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著,200卷)

《旧唐书》,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记载了整个唐朝近300年的历史。

《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作者刘昫,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时期历史学家,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

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著,225卷)

《新唐书》,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新唐书》于《旧唐书》相比,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

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著,150卷)

《旧五代史》,记载了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的历史。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

全书一百五十卷,包括本纪六十一卷,列传七十七卷,志十二卷,另有目录两卷。原名《五代史》,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改称《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李九龄等同修。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著,74卷)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人修正史。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学家,奉命和宋祁领衔编撰《新唐书》。

《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与《旧五代史》一致,记载了五代十国五十三年间的历史。

20.《宋史》(元·脱脱等著,496卷)

《宋史》,是一部记载两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撰修于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于文传、贡师道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

主要作者蔑里乞·脱脱,亦作托克托,亦作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 脱脱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

21.《辽史》(元·脱脱等著,116卷)

《辽史》,记载了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

22.《金史》(元·脱脱等著,135卷)

《金史》,记载了金朝的始末。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23.《元史》(明·宋濂等著,210卷)

《元史》,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北返蒙古高原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洪武二年,以宋濂、王为裁等十六人为纂修,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全书共二百一十卷。

作者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伯温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24.《明史》(清·张廷玉等著,332卷)

《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主要作者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 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但最为我们所熟知的还是“二十四史”的说法。

栏目热文

二十四史指的是哪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指哪二十四史最后一部)

二十四史指的是哪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指哪二十四史最后一部)

《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将华夏历史分成二十四个时期来编写的历史著作集合。它是中国古代史书的总称,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最重要...

2023-11-11 10:45:44查看全文 >>

二十四史跟二十五史有什么区别(二十五史具体是什么)

二十四史跟二十五史有什么区别(二十五史具体是什么)

《史记》,我们都很熟悉,那是太史公司马迁用了毕生心血写出来的,司马迁也因《史记》而名传千古。二十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

2023-11-11 10:27:34查看全文 >>

二十四史中哪一史最好(二十四史哪一年最好)

二十四史中哪一史最好(二十四史哪一年最好)

为什么24史,只有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比较好看,精彩异常,而后面所谓的官修正史,耗费大量...

2023-11-11 10:18:50查看全文 >>

二十五史与二十四史的区别(二十四史与二十六史的不同)

二十五史与二十四史的区别(二十四史与二十六史的不同)

二十四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最重要史料。那么,二十四史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二十四史的名称是逐步演变的。最初,在晋朝时...

2023-11-11 10:25:43查看全文 >>

苹果6屏幕出现竖条纹(苹果6屏幕有模糊的竖条纹)

苹果6屏幕出现竖条纹(苹果6屏幕有模糊的竖条纹)

手机屏幕出现绿色竖条纹的原因:1,显示屏损坏:首先,绿色竖条纹可能是由于显示屏损坏引起的。2,软件问题:另外,软件问题也...

2023-11-11 10:13:46查看全文 >>

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区别(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与二十五史区别(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

文|黄金生大一统王朝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确立,同时也伴随着史官的流散和史官职权的降低。司马谈发愤而卒、司马迁被阉割,恰如...

2023-11-11 10:10:09查看全文 >>

二十四史第一史和最后一史(二十一史和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第一史和最后一史(二十一史和二十四史)

周MALL是南方周末旗下文化电商品牌,也是南方周末首个文创品牌“南周文创”的根据地。关注周MALL,有超多好书安利种草,...

2023-11-11 10:39:18查看全文 >>

二十四史都包括哪些史(二十五史与二十四史有哪些不同)

二十四史都包括哪些史(二十五史与二十四史有哪些不同)

中国历史多以正史记载,而这些所谓的“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记录的非常完整。让我们说说正史,这些“家谱”有哪些?由于《史...

2023-11-11 10:54:12查看全文 >>

二十四史和25史有什么区别(二十四史为什么叫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和25史有什么区别(二十四史为什么叫二十四史)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胖达,本文由Da视界-胖达原创,未经作者本人许可,禁止转载,侵权必究。文/Da视界-胖达一提起《朝代歌...

2023-11-11 10:53:35查看全文 >>

古代对当官的人的称呼(古代当官的怎么称呼百姓)

古代对当官的人的称呼(古代当官的怎么称呼百姓)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2023-11-11 10:47:5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