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古代帝王巡游主要代表(中国古代帝王统治地图)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06 09:24:06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政治家和旅行家,据《史记·封禅书》记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是黄帝常游的山。《易林》载:黄帝出游,驾龙乘凤,东上太(泰)山,南游齐鲁。
  《史记·封禅书》载:舜于“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岳,八月巡狩西岳,十一月巡狩之北岳……。”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为治水踏遍天下,历尽艰辛,终以治水而成。……禹东巡狩,至会稽而崩。”禹曾凿开黄河龙门,还曾凿华山与中条山的连结处。
  据史*载:周昭王南巡,溺于汉水。
  《史记·秦本纪》云:“周穆王巡狩乐而归”。周穆曾西巡至新疆,和西王母在昆仑见面,受到西王母的热情款待。他还送给西王母很多礼品。
  周赧王八年(前307),秦武王命甘茂为右丞相攻打韩国,占领宜阳。随后,秦武王去成周洛阳拜见天王。进成周要先到太庙去祭祖,感受太祖祠庙的威风。秦武王在太庙见到大禹铸造的代表天下九州的九鼎。
  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秦始皇第一次巡游。秦始皇由咸阳出发,沿渭水河谷上行,到达渭水发源地陇西郡之后,又沿泾水至北地郡,直到泾水上游的鸡头山(今甘肃平凉市西),经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返回咸阳。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第二次巡游。车驾由咸阳出发,沿渭水南岸“华阴平舒道”(今陕西华阴附近),北临渭水,南限华山,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至邹峄山(今山东邹县南),封禅于泰山。之后,经黄(今山东黄县东南)、睡(今山东福山县东南),登之罘(今山东之罘半岛)、至琅琊,刻石颂德。经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南下渡淮水,到达衡山和南郡。之后,取道汉水,经南阳,由武关而返回咸阳。
  始皇二十九年(前216),秦始皇第三次出巡,途中,在博浪沙“为盗所掠”,即张良招募力士以铁锤击始皇,但只击中副车。始皇受虚惊,仍继续东进,直抵之罘(今山东烟台市),登山刻石,记其功德。
  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始皇第四次巡游,北临碣石(今秦皇岛),刻石颂德,并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派韩终等三名方士入海求不死之药。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始皇一行越秦岭,出武关、直趋云梦(洞庭湖),遥祀九嶷山上的虞舜祠。之后,离开九嶷和云梦,由江入海,再进钱塘江,遇狂风巨浪,绕道余杭抵绍兴,登会稽山,祭祀夏禹,刻石颂德。然后,取道吴郡(今江苏),入琅琊、荣城(今山东半岛),用“连弩”射*巨鱼。返回途中,始皇在平原县发病,行至沙丘而崩,尸体以车载回咸阳。
  秦始皇除五次大规模巡游外,也常在关中地区作休憩性游览,他在骊山砌石起宇,修“骊山汤”,常去那里沐浴温泉,为了安全,从咸阳阿房宫到骊山修了阁道,所谓“八十里阁道通骊山”。秦国的内苑——宜春苑(即后世的曲江池),也是始皇的游幸之处。
  秦二世元年(前209),二世胡亥效仿始皇帝巡游,他从咸阳出发,东巡郡县,到碣石,至东海,南达会稽,仿秦始皇于会稽刻石记功。之后,经辽东返回咸阳。
  汉文帝后元二年(前162),文帝刘恒自长安出发,巡游至雍(今陕西凤翔县南),返回咸阳宫。
  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二月,汉文帝巡游至代(今山西代县)。
  汉文帝后元四年(前160)五月,汉文帝巡游至雍(今陕西凤翔县南)。
  汉文帝后元五年(前159)正月,汉文帝行幸至陇西,三月,文帝至雍。七月,文帝行幸至代。之后,返回长安。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二月,汉景帝刘启率群臣自长安未央宫西行,至雍,行郊祀礼。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三月,汉武帝刘彻从长安东行至霸上(今西安市东),在灞水畔除邪。(古代习俗,把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节。人们到河边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洗去积秽,祓除疾病或不祥。史称“禊”或“祓禊”。西汉仍沿此习俗)。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汉武帝微行巡游,北至池阳宫(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西至黄山宫(今陕西兴平市东南)。时而率左右骑射,出宫门,入南山,射鹿、豕、狐、兔。一日,武帝至柏谷(今陕西华县西),投宿旅舍,险被店主*,幸店主妻将店主用酒灌醉而免。事后,武帝微行巡游,只在宣曲(今陕西西安市西以南)十二所,至夜,投宿长阳、五柞等诸宫。不复去民间旅舍投宿。
  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武帝自长安西巡至雍,行郊祀礼。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冬,武帝自长安巡游至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再向西至雍,行郊祀礼。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十月,武帝巡游至雍,祠五畴,获一角五啼兽。一些官员上书,以为吉祥。
  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十月,汉武帝自长安西行,至雍,行郊祀礼。之后,东行经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至汾阳(今山西万荣县)立后土祠。再至荥阳(今河南荥阳),经洛阳返回长安。
  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十月,汉武帝自长安西行至雍,祠五畤之后,经陇地北上,登崆峒(今甘肃平凉西)。之后,自崆峒山返回甘泉宫。立泰一(即太乙)祠坛。十一月,武帝始郊拜泰一。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正月,汉武帝从长安出发,经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礼祭中岳太室。之后,汉武帝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同年四月,至奉高(今山东泰安市),礼祠地之于梁父。封泰山毕,整碣石,巡辽西,至九原。五月,至甘泉。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十月,汉武帝下诏:南越、东瓯,咸伏其辜;西蛮、北夷,颇未辑睦;朕将巡边垂,躬秉武节,置十二将军,亲帅师焉。”之后,汉武帝率文臣武将北巡。从长安出发,自云阳(今陕西三原县北)北上,沿途经上郡(今陕西榆林市)、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县)、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北),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临北河,达千山。经朔方南下,至桥山(今陕西黄陵县),祭黄帝陵。之后,返回甘泉宫,祠太乙。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正月,方士公孙卿上书称:“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武帝于是东巡,他自长安出发,经缑氏城(今河南偃师东南)东行,至东莱,留宿数日,无所见。四月,过泰山,封禅。之后,渡黄河,返回长安。汉武帝在翠华山下太乙谷修太乙宫。当年10月,汉武帝又到太乙“以拜德星,并有祝辞”。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武帝西巡至雍,祠五畤。之后,北出萧关(今甘肃固原县东南),至河东祠后土,返回长安。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冬,武帝自长安出发,在文臣武将的保驾下南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天柱山(今安徽潜山县南),之后浮江而下,自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出枞阳(今江西卢江),过彭蠡,北至琅琊,沿途礼祀名山大川,四月,至奉高封禅后返长安。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八月,武帝从长安出发北巡,至安定郡(今甘肃平凉市)后,返回长安。十二月,武帝自长安出发,东至泰山,祀后土,临勃海,望祀蓬莱仙人。之后,返回长安。
  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三月,武帝东巡,抵河东,祀后土,返回长安。
  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正月,武帝东巡海上,令祠官祀东泰山(在琅琊境),四月自琅琊至泰山,封禅,礼祀仙人所居之石闾。之后返回长安。冬,武帝西巡到达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返回长安。
  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正月,武帝至甘泉宫,行郊祀礼。三月,从甘泉宫东巡,到达河东(今山西万荣县),祀后土。之后,返回长安。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春,武帝东巡至东海郡(今江苏北部)。从东海返回长安不久,又西巡到达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之后,返回长安。
  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三月,武帝再度东巡,到达泰山,封禅,祀明堂。礼毕,返回长安。
  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正月,武帝北上至甘泉宫,在此会见全国诸侯。
  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正月,武帝西巡达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不久,即返长安。
  汉武帝太始三年(前94)正月,武帝行幸甘泉宫,在那里宴请外国宾客。二月,东巡到东海、琅琊,拜日于成山(今山东泰安市南)、登之罘(今山东泰安市),至海,浮海而返长安。
  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三月,武帝东巡,出函谷关,直奔泰山。至泰山,祀高祖、景帝明堂,之后,封禅。四月,启程回长安。五月,回到甘泉宫。十二月,武帝又西巡至雍,祠郊祀礼。之后,西至安定(今宁夏固原县)、北地(今宁夏和甘肃东部)。次年(前92)正月,返回长安建章宫。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闰四月,武帝从建章宫出发至甘泉宫,时,太子起兵,武帝返回建章宫,指挥平定太子之乱。
  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正月,武帝西巡,先至雍,再到安定、北地。之后返回长安。
  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正月,武帝从建章宫出发东巡。武帝一行出函谷关,直奔东莱(今山东掖县)。武帝在东莱临海,欲浮海求神仙,群臣规劝,武帝不以为然,上楼船,欲出发。时大风不止,海水沸涌,武帝滞留十余日,无奈,只好返回长安。
  汉武帝后元元年(前88)正月,武帝北上甘泉,行郊祀礼。之后,继续北上,至安定,四处巡游。然后返回长安。
  汉武帝后元二年(前87)正月,武帝至甘泉宫,会见各郡国诸侯。二月,武帝从甘泉宫至五柞宫(今陕西周至县南),在此武帝一病不起,不久,崩于五柞宫。
  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正月,宣帝刘询自长安出发巡游,至甘泉宫,郊泰畤,之后,东巡至河东,祠后土。以方士之言增置神祠。
  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正月,宣帝出巡至甘泉宫,郊泰畤,礼毕,返回长安。次年又行幸甘泉宫,郊泰畤。
  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三月,宣帝东巡至河东,祠后土,大赦天下
  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正月,宣帝北上甘泉宫,行郊祀礼。礼毕,返回长安。
  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十二月,宣帝西巡至泌阳宫(今陕西户县),之后继续西行至属玉观(今陕西扶风)游玩。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正月,宣帝至甘泉宫,行郊祀礼。礼毕,至池阳宫(今陕西泾阳西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少数民族酋长、王、侯数万,夹道欢迎宣帝于渭桥,齐呼万岁。宣帝置酒建章宫,赏赐单于珍宝。
  汉宣帝黄龙元年(前49)正月,宣帝巡游至甘泉宫,行郊祀礼,返回长安。十二月,宣帝崩,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初元二年(前47),元帝刘奭出长安城北至甘泉宫,行郊祀礼。
  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正月,文帝再度出巡,北上甘泉宫。郊泰畤。三月,东巡河东,祠后土,大赦汾阳刑徒,之后,返回长安。
  汉元帝永光元年(前43)正月,元帝从长安出发,北上甘泉宫,行郊祀礼。礼毕,元帝留甘泉狩猎。时御史大夫薛广清上书言:“闻关东受灾,百姓流离失所……愿陛下速返宫,与百姓同忧乐……。”元帝采纳薛广清之议,即日动身,返回长安。
  汉元帝永光五年(前39)正月,元帝自长安启程,北上甘泉宫,郊泰畤。礼毕,返回长安。三月,元帝东巡,至河东,祀后土。冬元帝至长扬射熊馆(今陕西周至),大猎。
  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三月,元帝率文武侍臣西巡,至雍,祠五畤。礼毕,返回长安。
  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正月,元帝行祭礼。自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起行祭礼。祭礼有郊祀礼,郊以祭上帝,礼以祭后土。正月祭天,在长安西北的甘泉。三月祭地,在山西汾阳。武帝之后,宣帝、元帝均效之。
  汉成帝建始元年(前32)十二月,成帝命罢甘泉、汾阳祠,行祭礼于京都之郊。祭天于长安南郊,祭地于长安北郊,于是,在长安南北郊筑紫坛为饰,每祭天、地时,令童男、童女为乐,以助兴。次年正月,成帝始郊祭于长安南郊。三月,始祀后土于长安北郊。
  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0)三月始,成帝常微行出游,每次出游或坐小车,或骑马,侍从仅期门郎或私奴十余人随行。俄而去甘泉宫,俄而长扬宫或五柞宫,斗鸡、走马,尽情游乐,常称富平侯家人。(富平侯,即车骑将军、光禄勋张安四世孙张放,时为侍中、中郎将,娶成帝许皇后之妹为妻,与成帝甚睦,宠幸无比,故成帝自称富平侯家人。)
  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正月,成帝采纳名儒刘向的建议,恢复甘泉泰畤、汾阳祠后土的礼制。率群臣北上甘泉宫祭天,三月,又率群臣东巡,行幸河东,祠后土。之后返回长安。
  汉成帝元延元年(前12)三月,成帝西巡至雍,祠五畤。之后,返回长安。
  汉成帝元延二年(前11)正月,成帝北上甘泉,祭上帝。三月,东巡河东,祠后土。祭后,率群臣龙门(今陕西韩城市东北和山西河津县西北间),登历观(今山西永济县东南),下弘农,游西岳后返回长安。
  汉成帝元延四年(前9)正月,成帝从长安北上,至甘泉,祭泰畤。礼毕返回长安。三月,成帝东巡,到河东,祠后土。祭毕,回京。
  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正月,成帝至甘泉,祭上帝。三月,成帝至河东,祠后土。礼毕,返回长安。不久,崩于未央宫。太子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四月,光武帝刘秀自洛阳西行至长安。时关中平息,而陇西、蜀地未定,刘秀此行主要是为伐蜀、讨隗嚣而收拢人心。他到长安,先拜谒祖庙,然后拜西汉十一帝陵。之后,返回洛阳。不久,光武帝再次巡游长安。
  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八月,光武帝刘秀再度从洛阳西行,到长安,祭高庙,拜谒西汉十一陵。礼毕,光武帝布署平陇西、讨伐隗嚣之战。十月,陇西平息,光武帝返回洛阳。
  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二月,光武帝从洛阳出发西巡,到长安,第三次拜高庙、祭西汉十一陵。礼毕,东返至河东,祀后土。四月,返回洛阳。
  汉光武建武二十二年(46)闰正月,光武帝率文武大臣第四次西巡,到达长安,祠高庙,祭西汉十一陵。二月,返回长安,不久,返回洛阳。
  汉光武帝中元元年(56)四月,光武帝第五次西巡。此时,光武帝已年过六十,且戎马一生,日夜操劳,身体欠佳。因此到达长安后,仅祀汉高祖长陵、在长安巡游一番,不久便返回洛阳。次年二月崩于洛阳南宫,太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
  汉明帝永平二年(59)十月,明帝刘庄效仿光武帝西巡,祠高庙,拜西汉十一陵。礼毕,返回长安,明帝遣使者以中宰祠萧何墓(在长陵东)、霍光墓(在茂陵东)礼毕,汉明帝东进,到河东,一路赏赐,返回洛阳。
  汉和帝永元三年(91)十月,和帝刘肇西巡,先到长安,十一月,祠高庙,拜西汉十一陵。下诏求萧何、曹参之后裔,可为嗣者,绍其封邑。十二月,回长安,不久,返回洛阳。
  汉安帝延光三年(124)十月,安帝刘祜自洛阳西巡抵长安,令三辅郡守、县令及小吏至长安,调集各地乐使至长安作乐。闰十月,祠高庙,拜谒西汉十一陵。礼毕,安帝游览上林苑、昆明池。同时派遣使者祠太上皇于万年(今陕西临潼区北,汉高祖刘邦葬太上皇于栎阳北,陵号“万年”,因分栎阳县置万年县以为奉陵邑,与栎阳县同城而治)。以中牢祠萧何、曹参、霍光等三陵。十一月,回长安,不久,返回洛阳。
  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十月,顺帝刘保率文武大臣西巡至长安。于未央宫召见三辅郡守、郡都尉及其官属,令乐使、舞使作乐,君臣共乐。十一月,祠高庙,拜西汉十一陵。时逢京师洛阳地震,顺帝于十二月返回长安避灾。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十月,桓帝刘志西巡至长安未央宫,祠高庙。十一月,拜西汉十一陵后回长安。不久,返回洛阳。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挟迫汉献帝迁都长安。汉献帝被逼西行,董卓驱使洛阳百姓西入关,献帝一路饥饿,栖栖惶惶来到长安,三月,入未央宫,此时未央宫荒草丛生,残垣破壁。昔日名宫已不复存在。
  曹魏黄初二年(221)六月初,魏文帝曹丕祭祀五岳。
  曹魏太和二年(228)春,魏明帝曹睿行幸长安,四月,还洛阳宫。
  西晋泰始二年(266)七月,晋武帝司马炎营太庙,采华山之石。
  西晋永兴元年(304)冬,晋惠帝临幸长安,而后到霸上(今西安市东)。
  西晋永嘉二年(307),晋怀帝自武前到蓝田,后至长安。
  北魏泰常七年(422)正月,明元帝拓跋嗣驾幸洛阳,派使者以太牢祭祠华山。
  北魏太延元年(435),太武帝拓跋焘在华山立庙,设置祭祠人九十人,按岁时祈祷。
  北魏兴光元年(454),文成帝拓跋浚派遣使者在华山修庙立碑。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五月,孝文帝元宏派使者祭祀华岳。北周太平元年(556),孝闵帝宇文觉多次在关中一带旅游,这年初,他拜谒成陵,之后,返回长安。
  北周永定元年(557)十二月,明帝宇文毓拜谒成陵。不久,返回长安。
  梁太平二年(557)八月,梁敬帝萧方智车驾西征到达陕西境内,命宰臣杜晓祭华岳。
  北周永定二年(558)六月,明帝宇文毓亲临昆明池。九月,亲临同州,路过故宅,赋诗留念。十月,返回长安。
  北周永定三年(559)三月,重阳阁建成,明帝宇文毓与王公、列侯、卿大夫及突厥使者在芳林园庆贺。
  北周保定元年(561)十一月,武帝宇文邕在岐阳狩猎。十二月,自岐阳返回京师。
  北周保定二年(562)十月,武帝宇文邕在少陵原讲习武事。
  北周保定三年(563)四月,武帝宇文邕临幸太学。九月,临幸同州(今陕西大荔),十二月,自同州返回京师。
  北周保定四年(564)十月武帝宇文邕临过幸沙苑,慰劳军旅,不久,返回京师。
  北周保定五年(565)二月,武帝宇文邕临幸岐州后返回京师。
  北周天和元年(566)正月,露寝建成,武帝宇文邕亲往观赏,并命群臣赋诗助兴。十一月,武帝亲临武功等新城巡视。十二月,返回京师。
  北周天和三年(568)二月,武帝宇文邕临幸武功,不久,返回京师。三月,武帝在露寝大会百官及四方宾客。
  五月,武帝亲临礼泉宫。七月,自礼泉宫返回。十月,武帝亲率六军在城南演习武事,京师前往观看者,绵延几十里。十一月,临幸岐阳。十二月,自岐阳返回京师。
  北周天和四年(569)五月,武帝宇文邕临幸礼泉宫,七月,自礼泉宫返回京师。
  北周天和五年(570)四月,武帝宇文邕临幸礼泉宫。七月,自礼泉宫返回京师。
  北周天和六年(571)十月,武帝宇文邕亲率六军在城南讲习武事。十一月,亲临散关,十二月,返宫。
  北周建德元年(572)正月,武帝宇文邕亲临长安县玄都观讲演,事毕还宫。十一月,亲率六军在城南讲习武事,之后,临幸羌桥,后还宫。十二月,亲临斜谷后又返官。之后又亲幸道会苑。
  北周建德二年(573)二月,武帝宇文邕召皇太子,抚巡西土。三月,皇太子于岐州获二白鹿。十月,武帝在祟信殿召集百官看乐舞。十一月,武帝亲率六军在城东讲习武事,之后,召集军都督以上五十人在道会苑行大射礼。
  北周建德三年(574)二月,武帝宇文邕亲临云阳宫。三月,自云阳宫返回。七月,再临云阳宫,不久,自云阳宫返回。八月,又临幸云阳宫。九月,亲临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十月,又临同州。十一月,自同州返回。十二月,武帝在临皋泽召集诸军讲习武事。
  北周建德四年(575)正月,武帝宇文邕亲临同州。三月,自同州返回。七月,亲临云阳宫,不久,自云阳宫返回。十月,临幸同州。十一月,自同州返回。
  北周建德五年(576)正月,武帝宇文邕临幸同州,三月自同州返回。四月,又临幸同州,五月,自同州返回。六月,武帝临幸云阳宫,八月,自云阳宫返回。
  北周建德六年(577)五月,武帝亲临云阳宫,六月,自云阳宫返回。不久,又向东巡游。
  北周宣政元年(578)八月,宣帝宇文赟亲临同州,十月,自同州返回。
  北周大象元年(579)正月,静帝宇文衍往东巡狩,三月,返回京师。八月,亲临同州,不久,返回京师。十一月,亲临温汤,之后,亲临同州,不久,还宫。
  北周大象二年(580)二月,静帝亲临露门学。三月,亲临同州,之后,自同州返回。四月,静帝亲临云阳县西十五里之仲山求雨,当到达咸阳宫时,下起雨来,于是,静帝返宫,京城士女在街巷奏乐迎接圣驾。五月,亲临天兴宫,不久,还宫。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十一月,文帝杨坚驾幸岐州(今陕西岐山县)。十二月,从岐州返回京师。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正月,文帝临幸上柱国王谊私第、安成长公主私第,二月,又临幸赵国公独孤陀私第。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六月,临幸安成长公主私第,八月,驾幸京师城东,观看稼谷。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二月,文帝驾幸陇州(今陕西宝鸡市西)。九月,驾幸襄国公主第,之后,来到霸水,以看漕渠。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八月,文帝临幸栗园。九月,从栗园返回。
  隋文帝开皇六年(586)九月,文帝素服御射殿,诏百官比射。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二月,文帝车驾幸醴泉宫。四月,临幸晋王杨广私第。十月,行幸同州。十一月,行幸冯翊,亲祠故社。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四月,文帝临幸骊山。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十一月,文帝临幸国学。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八月,文帝临幸栗园,不久,自栗园返回。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七月,文帝临幸昆明池。八月临幸龙首池。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正月,文帝行幸岐州。二月,自岐州返回京师。七月,行幸昆明池。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十二月,文帝东巡狩。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三月,文帝临幸仁寿宫。七月,文帝自仁寿宫返回。十一月,临幸温汤,后自温汤返回。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十月,文帝临幸长春宫。十一月,自长春宫返回。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二月,文帝临幸仁寿宫。五月,在玉女泉宴请百官。九月,自仁寿宫返回。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二月,文帝临幸仁寿宫。九月,自仁寿宫返回。十二月,从京师到仁寿宫之间建置行宫十二所,以供游幸与休闲。
  隋文帝开皇十九年(599)二月,文帝亲临仁寿宫。
  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正月,文帝临幸仁寿宫。九月,自仁寿宫返回。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三月,文帝临幸仁寿宫。九月,自仁寿宫返回。
  隋文帝仁寿四年(604)正月,文帝亲临仁寿官。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八月,炀帝杨广乘船去江都(今扬州)巡游。第二年四月才回到洛阳,之后,返回大兴城。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四月,炀帝车驾北巡狩,六月,到达榆林郡,亲临北楼,到黄河边观赏捕鱼,和百官一起宴饮。七月,炀帝在郡城东设宴款待突厥启民可汗等人并与其同观百戏。八月,车驾进发榆林,后又亲临启民可汗帐。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炀帝车驾到五原、出长城,巡行到塞外。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三月,炀帝西巡,先至扶风旧宅,四月,大猎于陇西,巡于张掖,接见许多西域国家使者。九月,返回大兴城。
  隋炀帝大业六年(610),炀帝再次乘龙舟巡游江都。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炀帝北巡长城,被突厥始毕可汗、启民可汗子围困于雁门。后得解围,返回京师。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炀帝第三次巡游江都,这次,隋炀帝在江都住了下来,直至大业十四年(618),被他的部将宇文化及和司马德戡*死。
  唐武德二年(619)十月,高祖李渊到华阴,祷祠华山。十二月,在华山打猎后返回长安。
  唐武德三年(620)正月,高祖狩猎于渭河边。二月,到华阴,四月,祷祠华山。
  唐武德四年(621)十月,高祖在乾县好畴狩猎。之后,又在礼泉县的九嵕山、仲山、清水谷等地狩猎,驾幸三原。
  唐武德五年(622)十一月,高祖驾幸宜州,至富平北原狩猎。十二月,在万寿原狩猎。
  唐武德六年(623)二月,高祖驾幸温泉汤,在骊山狩猎。十月,到华阴,在白鹿原狩猎,十一月,在沙苑狩猎。后又到伏龙原狩猎。
  唐武德七年(624)六月,高祖游仁智宫。十月,游庆善宫,猎于鄠县,临幸终南山,拜谒楼观台老子祠。十二月,到龙跃宫,在高陵狩猎。
  唐武德八年(625)四月,高祖游鄠县(今陕西户县),在甘峪狩猎。六月,到太和宫游玩。十月,到周氏陂,狩猎于北原,又到龙跃宫。之后,到宜州北原、华池北原、鸣犊泉等处狩猎。
  唐贞观四年(630)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临幸温泉汤。当年九月,唐太宗到陇州。十月,狩猎于贵泉谷、鱼龙川,献获于大安宫。十二月,狩猎于鹿苑。
  唐贞观五年(631)正月,唐太宗在昆明池狩措,献获于大安宫。十二月,唐太宗临幸温泉汤,在骊山狩猎。
  唐贞观六年(632)三月,唐太宗临幸九成宫。九月,临幸庆善宫。
  唐贞观七年(633)五月,唐太宗临幸九成宫。十二月,临幸芙蓉园,在少陵原狩猎。
  唐贞观八年(634)三月,唐太宗临幸九成官。十二月,太宗陪太上皇李渊到城西检阅官军。
  唐贞观十一年(637)二月,唐太宗去鹿台岑狩猎。
  唐贞观十三年(639)正月,唐太宗拜祭高祖献陵。四月,唐太宗临幸九成宫。十二月,唐太宗在咸阳狩猎。
  唐贞观十四年(640)二月,唐太宗临幸温泉汤。闰十月,唐太宗到同州,在尧山狩猎。十二月,在樊川狩猎。
  唐贞观十六年(642)十一月,唐太宗在武功、岐山之阳狩猎,临幸庆善宫。十二月,临幸温泉汤,在骊山狩猎。
  唐贞观十七年(643)十二月,唐太宗临幸温泉汤。
  唐贞观十八年(644)正月,唐太宗临幸锺官城,又到鄠县(今陕西户县)。不久,临幸温泉汤。二月,到零口,四月,临幸九成宫。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唐太宗临幸翠微宫。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唐太宗临幸温泉汤。二月,临幸玉华官,在华原狩猎。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四月,唐太宗临幸翠微宫。
  唐永徽四年(653)十月,唐高宗李治临幸温泉汤。
  唐永徽五年(654)三月,唐高宗临幸万年宫,之后,又去凤泉汤游玩。
  唐永徽六年(655)正月,唐高宗拜谒昭陵。
  唐龙朔二年(662)三月,唐高宗临幸同州。十一月临幸温泉汤。
  唐麟德元年(664)二月,唐高宗临幸福昌宫,之后又幸万年宫。
  唐总章元年(668)二月,唐高宗临幸九成宫,不久,返回长安。总章三年(670)四月,唐高宗又幸九成宫。九月,唐高宗巡游到岐州。
  唐咸亨元年(670)四月,唐高宗临幸九成宫。咸亨四年(673)四月,唐高宗又幸九成宫。
  唐上元元年(674)十一月,高宗在华山曲武原狩猎。
  唐仪凤元年(676)四月,唐高宗临幸九成官。仪凤三年(678)五月,高宗再次临幸九成宫。
  唐永淳元年(682),因关中出现饥荒,唐高宗携武后、监察御史魏元忠等文武百官迁都洛阳。
  唐景龙三年(709)三月,唐中宗李显与皇后临幸玄武门,观看宫女拔河,又与皇后临幸太常寺。十二月,幸新丰温汤。
  唐景龙四年(710)正月,唐中宗李显与皇后微服出行观灯,并驾幸肖至忠私第。后又微服出行观灯,驾幸韦安石、长宁公主私第。
  唐景龙年间,唐中宗曾游览隆庆池,设宴,侍宴者相继起舞歌唱,希望皇帝高兴之下予以封赏。而给事中李景伯以歌规劝中宗宴会当有节制,中宗于是罢宴。
  唐中宗时(705~710),常游览西苑桃花园,有一年春日,唐中宗在此举行赏花宴会,皇亲大臣大都来赴会。唐中宗命李峤等人以桃花为题赋诗,几位大臣所赋诗句联成一组《桃花行》诗。次日,唐中宗在承庆殿举行宴会,命乐师将《桃花行》诗配乐演唱,妙不可言。
  唐中宗景龙年间,唐中宗常带宰相、学士们游览名园胜地,春到黎园,在渭水边祓除灾难,皇上赐给细柳圈以避疬;夏在葡萄园大摆宴席,赐臣子朱樱;秋则临幸慈恩寺,臣下献菊花酒,祝天子万寿;冬天去新丰,上骊山,让臣子们在温汤沐浴。唐中宗有感即赋诗,学士们唱和。
  唐景云元年(710),唐睿宗李旦驾幸梨园球场,命文武三品以上官吏抛球并分两队拔河,唐睿宗及皇后观看。
  唐太极元年(712)正月,唐睿宗驾幸安福门,在此接见突厥请婚使者,同年七月,又临安福门,在此宴请众公卿士,欣赏乐舞。
  唐先天元年(712)十月,唐睿宗去骊山狩猎。
  唐开元元年(713)十月,唐玄宗李隆基临幸温汤,在骊山讲武。之后狩猎于渭川。
  唐开元二年(714)九月,唐玄宗临幸温汤。
  唐开元三年(715)十月,唐玄宗临幸凤泉汤,十一月,临幸温汤。
  唐开元四年(716)十二月,唐玄宗临幸温汤。
  唐开元七年(719)十月,唐玄宗临幸温汤。
  唐开元八年(720)十月,唐玄宗临幸长春宫,去下邽狩猎,之后,临幸温汤。
  唐开元九年(721)正月,唐玄宗临幸温汤。十二月,唐玄宗再次临幸温汤。
  唐开元十年(722)十月,唐玄宗到兴泰宫,在上宜川狩猎。
  唐开元十一年(723)十月,唐玄宗临幸温汤,建温泉官。十二月,唐玄宗临幸凤泉汤。
  唐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唐玄宗驾幸洛阳,途经华阴,见岳神来迎接。玄宗问左右官员,皆曰未见。遂召集诸巫询问,其中有见者,跟玄宗描绘的一样,玄宗大喜,以为岳神显灵,乃自书御制碑文,命华州刺史徐知仁与信安王伟勒石于华岳祠南。碑高五十余尺,宽丈余,厚四五尺,天下石碑之大没有超过此碑者,制作壮丽,精巧无比。
  唐开元十五年(727)十一月,唐玄宗在城南狩猎。十二月,临幸华清宫。
  唐开元十六年(728)十月,唐玄宗临幸华清宫,十一月,驾临宁王宪私第,十二月,驾临华清宫。
  唐开元十七年(729)十一月,唐玄宗拜渴桥陵后又拜谒定陵、献陵、昭陵、乾陵。十二月,驾临华清宫。
  唐开元十八年(730)十月,唐玄宗驾临凤泉汤。十一月,驾临华清宫。
  唐开元十九年(731)正月,唐玄宗亲耕于兴庆宫。
  唐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下令自大明宫夹东罗城至芙蓉园修复道。自此,玄宗常往来于大明宫、兴庆宫、芙蓉园游乐。特别是天宝年间,唐玄宗常携杨贵妃经复道前往芙蓉园玩赏。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正月,唐玄宗亲临华清宫。十月,唐玄宗再次驾临华清宫。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唐玄宗驾临五凤楼,设宴款待群臣,并下令京师四周三百里内各州县特将地方音乐献上,当场比赛,看谁家的音乐动听。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唐玄宗驾幸华州。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十一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正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十月,唐玄宗再次驾临华清宫。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正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十月,唐玄宗再次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元年(742)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从此,每年十月,唐玄宗都要率文武百官到华清宫去,特别是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后,每年十月都要带杨贵妃到华清店避寒,届时,商讨国家大事,接见外国使臣均在华清宫进行,因此,华清宫被称为“第二国都”、“第二长安”。
  唐天宝二年(743)正月,唐玄宗建升仙宫,这一年,韦坚引浐河水抵长安城东望春楼下为潭,曰“广运潭”。玄宗登临望春楼,观赏新筑的池潭,适逢陕县尉崔成甫率漕运粮船入潭,崔成甫站在最前边的一条船的船头,后边的船一字排开,依次进入潭中,崔成甫领唱歌颂玄宗的《得宝歌》等。唐玄宗听后,十分高兴。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三年(744)正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十月,唐玄宗再次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四年(745)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五年(746)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六年(747)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七年(748)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八年(749)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十一月,驾幸御史中丞杨钊宅第。
  唐天宝九年(750)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十年(751)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十一月,驾幸杨国忠私第。
  唐天宝十一年(752)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十二年(753)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十三年(754)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十四年(755)十月,唐玄宗驾临华清宫。
  唐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唐玄宗驾幸四川,行至兴平马嵬坡,赐杨贵妃死。之后,唐玄宗一行前往四川。太子李亨经长武县至甘肃灵武,在那里即帝位,是为唐肃宗。
  唐至德二年(757)二月,唐肃宗自灵武经凤翔回长安。
  唐广德元年(763)十月,唐代宗李豫驾临陕州,之后,到华阴,不久,再次驾临陕州。
  唐建中四年(783)十月,唐德宗李适驾临奉天(今陕西乾县)。
  唐兴元元年(784)二月,唐德宗驾临梁州,七月,到凤翔。
  唐贞元三年(787)十二月,唐德宗到新店狩猎。
  唐贞元八年(792)十二月,唐德宗在城东狩猎。
  唐贞元十年(794)十二月,唐德宗在城南狩猎。德宗诏令群臣在曲江池宴会并各赋诗,由宰相评品诗作高下。
  唐贞元十一年(795)十二月,唐德宗在苑中狩猎。
  唐元和十三年(818)十二月,唐宪宗李纯亲往法门寺迎请佛骨回长安宫中供奉。
  唐元和十五年(820)二月,唐穆宗李恒驾临丹凤门观看俳优,又驾幸左神策军观看角抵、倡戏。九月,唐穆宗在鱼藻宫观看竞渡、角抵。十二月,唐穆宗在城南狩猎,后又在右神策军击鞠并在城西狩猎。
  唐长庆元年(821)二月,唐穆宗在麟德殿观看乐舞。穆宗到神策军观看杂技,之后,在麟德殿击鞠。
  唐长庆二年(822)十月,唐穆宗在咸阳狩猎。十一月,皇太后临幸华清宫,唐穆宗前往华清宫迎皇太后,遂狩猎于骊山。
  唐长庆三年(823),唐穆宗由大明宫通过复道前往兴庆宫游赏。
  唐长庆四年(824)二月,唐唐敬宗李湛在中和殿击鞠,又在飞龙院击鞠。四月,在清思殿击鞠,驾幸左神策军。
  唐宝历元年(825)五月,唐敬宗在鱼藻宫观竞渡。
  唐宝历二年(826)三月,唐敬宗在鱼藻宫观看竞渡。五月,又在鱼藻官观看竞渡。六月,唐敬宗在临碧池观渔。之后,又在三殿观击鞠、角抵。八月,在新池观竞渡,又在宣和殿观看百戏,三日而罢。
  唐太和九年(835)二月,唐文宗李昂令神策军1500人修治曲江。凡诸司衙门有能力,且欲在曲江修筑亭台楼阁者,可以给予闲散土地。到七月,在曲江芙蓉园北建紫云楼、彩霞亭,为曲江景色又增新姿。
  唐开成元年(836)三月,唐文宗驾幸龙首池,观看宫中女伎艺人为酬谢雨神而表演的舞蹈。
  唐会昌二年(842)七月,唐武宗李炎驾幸左神策军阅武。十一月,武宗在白鹿原狩猎。
  唐会昌四年(844)十月,唐武宗在鄠县(今陕西户县)狩猎。十二月,武宗在云阳狩猎。
  唐成通十四年(873)三月,唐懿宗李漼派人去法门寺迎取佛骨,“……广造浮图宝帐香舆华盖以迎之,皆饰以金玉锦绣珠翠。自京城至寺三百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夏四月寅,佛骨至京师,导以禁军兵仗,公私音乐,佛天烛地,绵亘数十里,仪卫之盛,过于郊祀;元和之时,远不及矣!富室夹道为彩楼及无遮会,竞为侈糜,上御安福门,降楼膜拜,流涕沾臆!”
  赵匡胤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年轻时曾四处奔波,寻找出路。其间,他西入潼关(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漫游于关中,他游历了华阴、耀州(今陕西耀县)、渭川潘原县,过经州长武镇寺和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等地。在华阴,传说他曾与陈抟下棋,输掉华山,留下“华山自古不纳粮”的奇闻。在彬州,传说他曾向亚应院一僧人问卜前途,得大吉大利之卦,后来,此处便以“卜封台”而闻名,成为当地的一处旅游景点。在凤翔,他曾投靠节度使王彦超,但未被收留。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宋真宗率群臣赴河东祭祀后土。当年二月,宋真宗一行从潼关进入关中,北渡渭河,经同州(今陕西大荔县)转河中府(今山西西南部)。其间,宋真宗遣使祭祀西岳华山。结束了在河东的祭祀活动后,宋真宗率臣下返回陕西,经同州抵华阴。在华阴,宋真宗率臣下先参观了华山脚下的云台观。(云台观为道教圣地,传说老子及弟子曾在此居住过,后为道家传教之所。宋初,著名道士陈抟定居于此,对云台观进行了扩建。)次日,宋真宗一行入西岳庙,“内外列黄麾杖”,对岳庙内诸神隆重祭祀。离开西岳庙,宋真宗君臣又游览了巨灵真君观。该观是为传说中的水神“巨灵”所建。随后,宋真宋返华阴县行宫,大宴群臣及当地父老。席间,宋真宗即兴作了《西岳赞》等诗文,盛赞华山神灵及华山险峻的风光。宋真宗还召见了一些华山隐士,询问了有关修行养生之法。至此,宋真宗结束了在华山的祭神、游览活动,东出潼关,离开了陕西。
  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定都南京。朱元璋认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曾有迁都西安之意,后未能实现。但他下令长兴侯耿炳文、都指挥使濮英等负责修西安城。
  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再无迁都之议。明廷诸帝亦无到西安巡游者。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率群臣由风陵渡渡黄河,西入潼关。到华山脚下,遥望西岳,吟了《望华山》诗:“一月风霜尘土中,忽见翠盖拥山峰。汉之金掌今应笑,惟有华巅并古松。”然后,康熙西巡至渭南,驻跸于县城以西的行宫。稍事休息后,他率诸皇子及侍卫出宫巡视,并检阅了当地驻军。从渭南继续西巡,康熙浏览了沿途的山水风光,在《渭河见终南山》诗中表达了对关中山河的赞美,“渭水自荣纤,秦川喜清旷。山势何岹晓,经过绝尘埃。”抵达临潼后,康熙驻跸于骊山温泉行宫,他在此游览了前代遗迹,欣赏了骊山风光。从临潼再向西行,隋唐故都长安呈现在眼前,康熙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长安行》一诗,盛赞了长安古老辉煌的文明和重要地位。当日,恰逢冬至,康熙率领群臣在城郊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他还遣使臣分赴前代各帝王陵,进行祭祀活动。然后,康熙在当地官吏、百姓的跪迎之下,进入西安城。
  康熙在西安期间,接见了当地官员、青海、蒙古王公,检阅军队。还率领皇子和侍卫们进行骑射比赛,游览西安城。他在西安驻跸六天。
  康熙在回銮途中,又先后游历了临潼、渭南、华阴等地,最后,出潼关,结束了在陕西的巡游活动。

栏目热文

帝王巡游的特征(古代帝王巡游的特征)

帝王巡游的特征(古代帝王巡游的特征)

古代帝王巡游是历史上一道璀璨的风景线,也是一种展示皇权和威仪的方式。在古代,帝王巡游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一次成功...

2023-12-06 10:02:58查看全文 >>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帝王巡游(皇帝巡游的真实例子)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帝王巡游(皇帝巡游的真实例子)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和建设。其中,他五次巡游的经历是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

2023-12-06 09:44:50查看全文 >>

古代帝王巡游的第一人(中国古代帝王巡游有哪些特点)

古代帝王巡游的第一人(中国古代帝王巡游有哪些特点)

朕,要“巡游吸粉”,修路是第一步!朕这般真正的帝王,只有跨越时代的道路,才配让朕行走!秦灭六国之战进入后期,朕就下令修筑...

2023-12-06 09:20:55查看全文 >>

朝东北的房子有阳光吗(西北朝向的房子冬天有阳光吗)

朝东北的房子有阳光吗(西北朝向的房子冬天有阳光吗)

很多人虽然没有去过,但是都听说过东北的天气是非常冷的,最冷的温度是零下40度,所以很多东北人都想建一个温暖的阳光房,冬天...

2023-12-06 10:01:55查看全文 >>

坐北朝南的房子能见阳光吗(坐北朝南的房子能不能晒到太阳)

坐北朝南的房子能见阳光吗(坐北朝南的房子能不能晒到太阳)

今日见北向的房子能照到阳光,但光照时间短。朝北的房子的阳光照射是分时间段的,例如朝北的卧室在夏季会有阳光的是早晨和傍晚,...

2023-12-06 09:24:21查看全文 >>

帝王巡游的代表人物(历代巡游的皇帝)

帝王巡游的代表人物(历代巡游的皇帝)

天子巡游是很正常的事情,《尚书》中就说天子“五载一巡守”,可见在遥远的先秦时期,即便车马很简陋道路很崎岖,天子也喜欢到处...

2023-12-06 09:52:29查看全文 >>

皇帝最后一次巡游(皇帝曾巡游哪个地方)

皇帝最后一次巡游(皇帝曾巡游哪个地方)

《资治通鉴》——始皇帝最后的巡游 风正扬帆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季,十月,始皇帝出游,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右丞...

2023-12-06 09:42:42查看全文 >>

一兔子病了二兔子叫(兔子病了二兔子瞧)

一兔子病了二兔子叫(兔子病了二兔子瞧)

  引子  童童抱着一只独眼玩偶在只有十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唱童谣,那个玩偶是一只兔子,童童的姥姥从垃圾筒里捡回来的。童童唱...

2023-12-06 09:55:40查看全文 >>

为什么别国叫我们兔子(为什么我们国家叫兔子)

为什么别国叫我们兔子(为什么我们国家叫兔子)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国家被赋予了一些奇怪的绰号,比如韩国被叫做“棒子”,俄罗斯被叫做“毛子”,美国被叫做“鹰酱”等...

2023-12-06 09:19:57查看全文 >>

兔子怎么正常的叫(兔子会无缘无故叫吗)

兔子怎么正常的叫(兔子会无缘无故叫吗)

窝成老母鸡(母鸡蹲)这是兔子基本的睡觉姿势(当然,如果主人让它在家里自由自在,轻松过日子,其他千奇百怪的睡觉姿势都...

2023-12-06 09:37:1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