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雄强
《张迁碑》起笔常有“皮包骨”之感,浑厚高古,中段行笔提按起伏,有节奏和微妙的一波三折感,笔画不长但尽势,显得“笔短意长”。线与线之间强调粗细、长短、虚实、方圆、张弛等对比关系,如“字”字宝盖头方笔劲挺而收笔圆转,“公”字上面两点粗短下部则盘成三角形的铁线钗,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张力。点画生结构,与方折的点画相呼应,《张迁碑》结体也特别方整、稳健,有些折笔往内弯曲收缩,呈内佯状,显得特别峻挺,而且空间正形与负形对比度强,也就是宇内空间与字外空间抱成团块,如“君”字的“长撇”短促而向上回望,与第二横收笔的顾盼形成气势上的呼应,构成了一个大团块,下部的“口”是小团块,“口”部最后一横起笔的右斜,又暗示了大小两个团块之间构成的负形的游走方向,可以说是整体感和强对比构成了《张迁碑》骏利豪爽奇骨雄强的趣味和效果。

《张迁碑》(《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阳、碑阴
四、浪漫
两汉的书法不像唐代法度森严,特别像《张迁碑》这样上承篆法,下开魏晋风气的作品,它处于书法艺术的进化完善的过程中,也许它本身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但使我们得以窥视隶书在演变过程中的风貌。而且《张迁碑》笔短意长,常常意到笔不到,行笔有节奏和韵律感,章法上一波三折,曲径通幽,使许多宇看似不衫不履,用笔粗细不均,或左右错位,轻重失调,方圆相斥,然而得一种天真烂漫的憨情稚态,也正是这种不完善给人以无限想象与再创造的空间。

总之,《张迁碑》的特征可归纳为高古、朴拙、雄强、浪漫,作为汉碑中方笔的代表作品,《张迁碑》虽以方笔为主,但还是以势方形圆为高妙。临习时应强调其用笔上的“重”,也就是份量感和厚度感,锋势沉稳,笔壮墨酣,墨色深邃有注入感,诚如黄宾虹先生所说:“写将浑厚”,学习《张迁碑》以训练线条质量为上,在结字中找趣味,从章法中寻求节奏,只要临习方法得当,勤学苦练,必将一日有一日之体会,一日有一日之境界。(田燕)

《张迁碑》释文
[原文]: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之其祖。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折珪於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