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有意思的成语故事(100个经典历史幽默故事)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04-21 22:31:1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经典的成语,历经千锤百炼,毫不褪色,其典故依旧生动。今天思响哥与大家分享五个成语,虽然它们可能鲜为人知,但每一个成语都有着丰富的情节与故事。

1

有意思的成语故事,100个经典历史幽默故事(1)

惨绿少年 | cǎn lǜ shào nián

“惨绿少年”里的“惨”,通“黪”,指色彩暗淡。惨绿,浅绿,指服色,并不悲惨,如同现在的很酷,也并无残酷之意。“惨绿少年”本意是指穿着淡绿衣服的少年,后也指衣着讲究的少年。

“惨绿少年”出自张固《幽闲鼓吹》,它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唐代宰相刘晏的女儿嫁给了礼部侍郎潘炎,他们的儿子潘孟阳出任户部侍郎。母亲不太看得起儿子,说他才干不够,无能这个高位,总有一天要惹事。儿子不服气,说同僚都跟自己差不多的料,谁也不比谁强。

母亲不信,于是叫儿子请了他的同僚回家吃饭,并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看这些少年。看完了,放下心来,说果然都不是特别出色之人,独独又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原来是补阙杜黄裳。潘夫人感叹,“此人器宇不凡,将来必然成为一代名相。”

这个惨绿少年杜黄裳果然争气,后来荣登宰甫,一反过去朝廷对藩镇的软弱姑息,力主“以法度整顿诸侯”,在不长时间内即讨平西川、夏绥诸处叛乱,令唐之威令,几于复振,这就是著名的元和中兴,而唐宪宗都说全是杜相的功劳。杜相虽然在政治上态度强硬,但在生活上却雅澹宽仁,修养极好。

所以惨绿少年一词用来指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2

有意思的成语故事,100个经典历史幽默故事(2)

蹇人上天 | jiǎn rén shàng tiān

蹇人,不是指一个寨子的人,它是跛足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一》:

西汉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叫隗嚣的人,少年时因为生病而脚跛了,但他的野心并不小。他在天水起兵反莽想称帝,后来屯据陕甘一带,却被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歼灭。在他称帝前,天水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这首童谣讽刺隗嚣,你一个跛脚汉,口口声声“要上天”,如果你都能上天去,地上早就走光没有人了。

此后,“蹇人上天”被人们用来比喻不可能之事。

3

有意思的成语故事,100个经典历史幽默故事(3)

博士买驴

博士,是古时官名,博士确实去买驴了,但这并不是这个成语要表达的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颜氏家训》:

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博士马上答应。 卖驴的当即借来笔墨纸砚,博士马上书写起来。他写得非常认真,过了好长时间,三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写成。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过路人都围上来听。

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后来人们便用“博士买驴”来形容写文章或讲话不得要领,虽然写了一大篇,说了一大堆,却都离题很远,这就叫“博士买驴”,或叫“三纸无驴”,也就是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4

有意思的成语故事,100个经典历史幽默故事(4)

莼羹鲈脍 | chún gēng lú kuài

这个成语不简单,短短四个字便囊括了两道名菜——莼菜羹和鲈鱼脍。可要是因为名字是两道菜,便觉得这个成语“很好吃”的话,那就闹笑话了!“莼羹鲈脍”要表达的感情是十分沉重的,它包含了游子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晋代有一个人叫张翰,字季鹰。他曾多年在洛阳任齐王司马炯的属官,官职不高,难以施展抱负。又因官府诸事繁杂,颇多不顺心之处。加之他预见到司马炯将要垮台,恐累及自己,便想避祸退隐。

一年秋天,季鹰在洛阳感受秋风阵阵,似乎带来了泥土的芬芳,他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绪。接着,他又回忆起家乡吴地莼菜羹和鲈鱼脍等佳肴美味,更觉得乡情无法排遣。于是,他自然自语地说:“人生一世应当纵情适意。既然故乡如此值得留恋,我又何必定要跑到几千里之外,去博取什么名位呢?”接着他毫不犹豫地辞了官,千里驱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后人用“莼羹鲈脍”或“季鹰思归”等来形容人不追求名利,凡事顺乎自然,或用以形容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

有意思的成语故事,100个经典历史幽默故事(5)

冬日可爱

冬日才可爱?春日、夏日、秋日表示不服......其实,之所以“冬日可爱”那是有来历的,据《左传》记载:

晋襄公死后,公子雍即位,太子夷皋是婴儿,他母亲就找大臣赵盾论理。赵盾担心秦国会出兵干预,结果还是引发两国战争。赵盾独断专行引起大夫贾季的不满。狄国侵犯鲁国,赵盾便叫贾季去责问酆舒。

酆舒便吐槽赵盾道:“赵盾的爹是冬日之日,这小子是夏日之日。”

由于这个槽吐得比较含蓄,后来杜预注解《左传》时在此处补充道:“冬日可爱,夏日可畏”,让赵盾受到了二次伤害。

后来,“冬日可爱”渐渐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资料来源 | 搜狐网、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

栏目热文

美好品德的成语故事(写人的美好品质的成语故事)

美好品德的成语故事(写人的美好品质的成语故事)

中华女性之美,美在品格;中华女性之姿,赢在精神。8个成语,8个故事,蕴涵中华女性8大美德。1、坚韧:画荻教子唐宋八大家之...

2023-04-21 22:16:49查看全文 >>

成语的故事见异思迁(成语见异思迁的典故)

成语的故事见异思迁(成语见异思迁的典故)

网络图片 春秋时,管仲做齐桓公国相。齐桓公问他怎样使人民安居乐业。管仲说:“把百姓按士农工商四种行业分开居住,使他们从小...

2023-04-21 22:47:52查看全文 >>

成语故事新编一丝不苟(成语故事大全剥茧抽丝)

成语故事新编一丝不苟(成语故事大全剥茧抽丝)

一丝不苟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一丝不苟,比喻一个人...

2023-04-21 22:33:46查看全文 >>

形容日新月异的典故(形容死板不变通的典故)

形容日新月异的典故(形容死板不变通的典故)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每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下团组,与代表委员面对面共商国是;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的中国把舵定向。...

2023-04-21 22:27:11查看全文 >>

干桂花怎么泡水喝最好(干桂花泡水喝的禁忌)

干桂花怎么泡水喝最好(干桂花泡水喝的禁忌)

冬天很冷,为了能抵御寒冷的冬季,很多人喜欢喝茶。的确,喝茶不仅能保暖,还有养生的功效哦!那么应对寒冷的冬天应该喝什么茶好...

2023-04-21 22:18:04查看全文 >>

日新月异成语小故事(100个成语动画故事)

日新月异成语小故事(100个成语动画故事)

日新月异成语“日新月异”中的“新”为更新的意思;“异”即不同。整个意思是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往往指发展或进步迅速...

2023-04-21 23:02:12查看全文 >>

成语故事大全百折不挠(成语故事百折不挠完整版)

成语故事大全百折不挠(成语故事百折不挠完整版)

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发!前方到站:不屈不挠。典故 乐昌笃实,不桡(náo,通“挠”)不...

2023-04-21 22:21:04查看全文 >>

成语故事标新立异(成语故事呆若木鸡内容20字左右)

成语故事标新立异(成语故事呆若木鸡内容20字左右)

此处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

2023-04-21 22:53:27查看全文 >>

美好与困难的成语故事(形容社会美好的成语故事)

美好与困难的成语故事(形容社会美好的成语故事)

烦恼时,想一想童年的美好;困难时,想一想童年的快乐;郁闷时,想一想童年的自由;失意时,来看看这些成语典故!,...

2023-04-21 22:54:32查看全文 >>

朗朗上口的成语故事(容易上口的成语故事)

朗朗上口的成语故事(容易上口的成语故事)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

2023-04-21 22:43:5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