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自古以来埋头苦干的人都有哪些(现今埋头苦干的人有哪些)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1-07 04:14: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沉潜史海,心随境转,一次次被司马迁先生博大精深、颠簸起伏的历史讲述弄得悲喜交加、爱恨交织。刚从《无法无天的皇家宫廷窝里斗》的忧思愤懑中走出来,续读《循吏列传》《汲郑列传》,又禁不住为孙叔敖、子产、公仪休、石奢、李离、汲黯、郑庄等几位古代个性官员的故事拍案叫好,并由此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人,有拼命硬*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一)民望厚重、政绩卓著的孙叔敖、子产

被司马迁先生批出专门篇章“列传”点赞的“循吏”,即忠于职守、依法办事的“奉职循理”官员,都是2500年前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清官贤吏。

来自楚国的孙叔敖,是河南淮滨(时称期思)人,早年曾带领当地百姓治理淮河修筑著名的水利工程而出名,先是被虞丘地方的丞相推荐做接班人,三个月后被楚庄王直接提拔为楚国宰相。孙叔敖在楚国宰相任上,奉职循理,施教导民,政绩卓著,出现了“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的盛世景象,老百姓秋冬进山采伐树木,春夏利用水流运送木材下山,人人安居乐业。

楚庄王非常赏识和敬重孙叔敖,对其建议言听计从。有两则故事:一是楚庄王发现楚国通行的货币分量过轻,会给不法之徒伪造货币提供可乘之机,就下令把货币的分量加重。如此一来,老百姓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时间长了引起市场一片混乱。孙叔敖了解情况后,马上向楚庄王反映并建议恢复原来币制,楚庄王应允,结果三天后市场稳定,恢复繁荣。二是楚庄王又发现楚国民间的马车低矮,不便于套马驾驭,就头疼医头地下命令让国内的马车都要加高。如何让行政命令转化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孙叔敖技高一筹:“动不动强迫命令,即便动机是好的,老百姓无所适从也会反感。不如让地方官员把街道里巷的门槛加高,那些坐车子的要面子,总不能遇到一个高门槛就下车步行,这样他们就会主动把车子加高了。”楚庄王欣然答应,结果半年后全国的老百姓都毫无怨言地自动把马车加高了。

孙叔敖凭自己埋头苦干、一心为民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力量,感化了国人和远方人士。他一生在楚国宰相任上曾三起三落,但“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因为他知道得之是凭自己的才能,去之也不是自己的罪过,问心无愧,云淡风轻。

与孙叔敖经历相似,来自郑国的子产,也是河南人,现在的新郑就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国都。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郑昭公时期被宗室贵族举荐做国相,接替理政无能出现“上下不亲、父子不和”乱象的原宰相徐挚。从此,子产在郑国辅佐理政26年,充分施展被后人称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才能。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意思是说,国内儿童不轻佻戏耍,老人们不用在路上提着东西(自有年轻人上前帮助提),耕作的童仆不会侵占别家土地;为相二年,“市不豫贾”,即市场上没有人哄抬物价搞欺诈;为相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为相四年,“田器不归”,是说老百姓干完农活农具可以放在地里不用往家带;为相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不再设军籍,士人不再服兵役,丧葬事宜也不用政府下令规范都能自觉按礼制要求服丧。

一代列国贤相子产得到包括孔子等很多名家的高度评价,但当时的老百姓似乎更有发言权。子产相郑几十年深得郑国人民的爱戴,去世后引发全国“丁壮号哭、老人儿啼”,都哭着说:“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二)自律严谨、舍身取义的公仪休、石奢、李离

鲁国博士出身的公仪休,因为才高德厚被任命为鲁国国相。公仪休也是个毕生追求“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的清官名相,他主持国政,要求“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意思是当官者不能与老百姓争利,已经得到大利的人不能再谋取小利。这一点,值得当今各级官员借鉴。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2500年前的公仪休在廉洁自律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有两件事可以作证:一是公仪休好吃鱼,一次就有人给公仪休送了几条鱼。公仪休坚辞不受,送鱼人不可理解。公仪休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不能接受馈赠。现在我当国相,自己有能力买鱼吃,今天要因为收下你送的鱼而被免职,那么以后还有谁能供应我鱼吃呢?!二是因为公仪休两袖清风,家里人自食其力开垦了个小菜园,管理到位,蔬菜不但长势好,而且绿色环保无公害,足够一家人享用。同时贤惠又手巧的妻子在家织布,织出的布质量很高,可满足一家老少衣被所用。公仪休起初很喜欢吃自家菜园的菜,也很满意妻子织的布,但有一天他突然犯过想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亲手把菜园子给毁了,把妻子的织布机给砸了,理由是违背了“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的规矩,“咱当官的有俸禄,还种菜织布,这不是抢人家靠种菜织布养家的老百姓的饭碗吗?”

如果说公仪休在生活小节上为后人立下奉公守法、自律严谨的榜样,那么,接下来说的石奢、李离两位官员奉法循理、舍身取义的做法更让人肃然起敬。

石奢是楚国楚昭王时期的国相,为人处世“坚直廉正”,不逢迎权贵,不掩饰造作。一次,他带领中央巡视组到下面巡视,在路上突然遇到有人一边跑一边喊:抓住前面那个人,他*人了。石奢毫不犹豫地命令手下追击,*人嫌犯很快被拿下。石奢走上前一看,那*人者竟是自己的父亲!怎么办,是尽忠执法,还是尽孝放纵?石奢经过片刻思索,放走了父亲,然后自己把自己捆绑起来去见楚昭王。石奢的说辞是:“*人者,是我的父亲。如果我要大义灭亲表示自己执法严明、树立政令权威,对我来说那是不孝;而不顾法律尊严放走罪犯,对国王来说我又是不忠。我有罪应该死!”楚昭王当然不会因为一个路人甲的被*而折损一位国相栋梁,就给石奢铺台阶下:“你已尽责追捕罪犯,只是没追上让罪犯逃脱了,你言重了,不到认罪伏法的程度,好好工作吧!”而自律严谨的石奢根本就不下“台阶”:“不徇私庇护自己的父亲,我就不是孝子;不遵奉国家的法令,我就不是忠臣。主上赦免我的罪过,是您对我的恩惠;我伏罪而死,是我应尽的职责。”说罢,自刎而死。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篇分解)

栏目热文

埋头苦干的人分别是谁(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出自哪里)

埋头苦干的人分别是谁(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出自哪里)

编者按2022年是巩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开局之年,为深化正向激励,继续唱响政法英模赞歌,深圳市委政法委继续推出“...

2023-11-07 04:16:28查看全文 >>

当代埋头苦干的人有哪些(怎样理解埋头苦干的人)

当代埋头苦干的人有哪些(怎样理解埋头苦干的人)

我们身边的时代榜样导读daodu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标杆,就是引导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运用时代榜样...

2023-11-07 04:15:42查看全文 >>

自古以来哪些人是埋头苦干的人(现今埋头苦干的人有哪些)

自古以来哪些人是埋头苦干的人(现今埋头苦干的人有哪些)

18日,2018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包括袁隆平在内的7位科学家共获大奖。袁老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通过视频发表...

2023-11-07 04:03:41查看全文 >>

有哪些是埋头苦干的人(埋头苦干的人要学会展现自己)

有哪些是埋头苦干的人(埋头苦干的人要学会展现自己)

“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不过在国外同样有这样的人。来自印度的凯尔爷爷今年82岁了,在印度已经在大家的心中...

2023-11-07 04:07:09查看全文 >>

我国自古以来埋头苦干的人的例子(自古以来埋头苦干的人的例子)

我国自古以来埋头苦干的人的例子(自古以来埋头苦干的人的例子)

来源:光明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他带领村民,历时30余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

2023-11-07 04:14:55查看全文 >>

历史中埋头苦干的所有人

历史中埋头苦干的所有人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任长...

2023-11-07 04:17:41查看全文 >>

埋头苦干的著名人物(我国埋头苦干的人物事例)

埋头苦干的著名人物(我国埋头苦干的人物事例)

经中共中央批准,“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将于今天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共产生...

2023-11-07 04:25:21查看全文 >>

排骨补气血最佳做法(炖排骨加什么补气血)

排骨补气血最佳做法(炖排骨加什么补气血)

脱发属正常现象,但头发过多的脱落将给人带来生理、心理的影响,而现在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就白发丛生,因此正确护理头...

2023-11-07 04:25:06查看全文 >>

排骨炖什么汤补气血最好(排骨汤怎么炖补气血)

排骨炖什么汤补气血最好(排骨汤怎么炖补气血)

导语:气血不足百病生,常喝这5道肉汤,养气血强免疫,健康少生病入秋后,会出现昼夜温差大,忽热忽冷的情况,大家要多注意了,...

2023-11-07 04:15:28查看全文 >>

排骨怎样做好吃又营养(排骨怎样做好吃又简单)

排骨怎样做好吃又营养(排骨怎样做好吃又简单)

每天更新各种家常菜、农家菜的做法,让您吃好每一天大家好,我是乡村潘哥,来自农村的一个爱做菜的乡厨说到排骨很多人都喜欢吃,...

2023-11-07 04:20:1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