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在意大利押送德军俘虏的印度军队
而在二战之后,虽然印度从英国获得了独立,但其与英国及其前殖民地的经济联系仍然非常密切,所以仍然有大量的低技术印度劳工移居欧美各国。近年来,随着印度软件等科技产业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来自印度的软件工程师等技术移民数量也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而这几波印度移民相加,也使世界许多国家都拥有了相当数量的印度移民。
海外的印度人都在哪?影响力如何?虽然上述这些移民在印度总人口中的占比可以忽略不计,但因为印度巨大的人口基数,所以对于一些接收印度移民的区域来说就已经形成了巨量的人口输入,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人口的构成。
毛里求斯在非洲的位置
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毛里求斯,就是印度之外印度裔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截至2011年,毛里求斯的印度裔人口达到81.3万人,占其总人口的65.7%,使其成为了印度之外唯一一个以印度裔为主的国家。
其实早在公元18世纪,在毛里求斯还是法国殖民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从印度引入奴工。而在公元1810年,毛里求斯被英国占领。公元1833年,毛里求斯随英帝国废除奴隶制,毛里求斯种植园里的6.5万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奴隶被解放,而这随即在毛里求斯引发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
毛里求斯首任总统韦拉撒米也是印度裔
在这种背景下,从公元1834年开始,毛里求斯从印度各地大规模引进了大量契约劳工。截止1920年,从印度引进的契约劳工数量达到70万人,使其成为了接收契约劳工最多的英国殖民地。这也使印度人在毛里求斯迅速压倒了非洲黑人、欧洲裔和华裔等其它亚裔,成为其最大族群。因此,印度裔也很快在毛里求斯内政中发挥了重大影响。自1992年毛里求斯独立以来,其历任总统几乎都是印度后裔。而以印度裔为主体的人口构成也使毛里求斯成为了非洲唯一一个印度教是最大宗教的国家。
在印度和毛里求斯之外,印度裔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南美国家圭亚那。圭亚那的印度人主要也是公元1830年代英帝国废奴之后引入的契约劳工后裔。在圭亚那,契约劳工体系曾经持续了75年,到1917年契约劳工制度消亡时为止,圭亚那总共接受了23.9万印度劳工。目前,圭亚那的印度裔人口为23.7万,占其总人口的39.8%。因此,印度裔在圭亚那内政中也发挥着重要影响,该国独立以后至少有5任总统都是印度裔。
圭亚那在美洲的位置
除此之外,印度裔在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大洋洲的斐济也都占到其总人口的35%左右,在南美国家苏里南则占到其总人口的27%。另外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和格林纳达以及非洲岛国塞舌尔也都占到了其总人口的10%以上。
而在我们中国人相对熟悉的国家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印度裔人口也都占到其各自总人口的8%左右。其中马来西亚的印度裔人口达到了200多万,新加坡则有70多万。新加坡的印度裔主要是在公元1819年英国开始在新加坡建立贸易殖民地之后迁入的。早期新加坡的印度裔也和华裔一样,主要是以男性为主的商人和打工者,这些人通常在新加坡居住一段时间之后还会返回故国落叶归根。但从20世纪中叶开始,部分印度裔也和华裔一样开始扎根新加坡,新加坡的印度裔女性也开始出现了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