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巅峰期的王晶把《鹿鼎记》拍得高潮迭起、人物灵动鲜活,星爷的发挥畅快淋漓,两部《鹿鼎记》加起来,累计票房超过7700万。
当年王晶和周星驰堪称“黄金拍档”,一度打算合作《少年李小龙》。

但按照王晶的说法,当年他找到了嘉禾投资,给王晶和周星驰共800万港元再分红。但周星驰提出要六四分账,王晶同意了,后来又改口从六四到七三,再到八二分账,到最后周星驰和嘉禾单方面达成协议,以800万港元的片酬为其拍《武状元苏乞儿》,导演陈嘉上。

王晶就这样被直接踢出局,而那部《少年李小龙》就这样胎死腹中。
其后两人仍有合作,但再无昔日的默契。
这场抢人大战也折射出当年香港影坛的格局:
抢到了巨星周星驰、刘德华的永盛迅速崛起,成为可以挑战嘉禾的新巨头;
拥有成龙的嘉禾依然强势,但已不足以独霸江湖,当年他们对李连杰的片酬抠抠搜搜,却一口气给了星爷800万。
除了这两个老霸主和新巨头,还有两个玩家对这位当红巨星虎视眈眈。
一个是原新艺城三巨头之一的黄百鸣成立的东方电影,一个是日薄西山的邵氏。
但当年双破香港电影票房记录的,不是永盛也不是嘉禾,而正是星爷与这两家合作的电影,排名第一的《审死官》和第二的《家有喜事》。

通过打感情牌捡到周星驰一部电影合约,邵氏配备了最顶级的主创阵容拍《审死官》,导演杜琪峰,女主角梅艳芳,加上吴孟达、梁家仁、秦沛,几乎一水的无线出身。
周星驰主演的电影,无论导演是谁,其鲜明的个人表演风格总是主宰着整部影片的风格,哪怕导演是杜琪峰,所以这场合作谈不上愉快。
不过最终出来的品质和笑果是有目共睹,影片放映了39天,最终票房4988万。周星驰还获得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邵氏可以笑出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