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生频道小莉帮忙经过狗咬人事件以后火的一塌糊涂,的确小莉帮忙帮助了很多弱者为他们发声,也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也为一些因为疫情滞销的农民销售了农产品。
但是,做为一家有影响力的媒体在做节目的时候应该更严谨一些才对,比如前两天发布的帮封丘一位农民卖粉条的事情,我觉得当事人的表达有非常值得推敲的几句话,这些话说出来会影响老百姓对粉条的认知。
第一句,加胶的粉条,作为一位十多年粉条从业经验的人来说,这句话没有任何根据,完全是主观臆断和诋毁,粉条的制造工艺不允许加任何的胶类物质,你可以说别人的粉条不纯,但说别人加胶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第二句,成本合到十块钱一斤,不知道封丘的淀粉红薯能卖到多少钱,但是淀粉季全国的淀粉红薯基本价格都围绕在七毛钱左右,一百斤的红薯出粉率在二十斤是合理范围,像秦皇岛地区高产淀粉薯出粉率在每百斤出二十五斤淀粉左右,所以说,红薯淀粉的成本在三块五到四块钱是合理的,这还是收购红薯做粉条的成本,如果是自种红薯的话成本还要低。至于加工粉条的成本肯定到不了六块钱,秦皇岛地区加工粉条的手工费在1.5元左右,也就是说纯手工的红薯粉条成本在五元到六元是合理的,低于这个价格可能是掺杂了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结果。
第三,纯手工,没图没真相!应该照一照他们加工粉条的地方,何谓纯手工呢!手工活面打芡,手工凿瓢下粉,手工晾晒,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称之为纯手工。缺一不可!至于说用火烧来判断粉条真假更是无稽之谈,是粉条用火烧都可以起泡泡。只不过流水线下来的粉条是要经过真空工艺,起泡的时间要长一些。
中国是粉条消费大国,老百姓一年吃掉的粉条数量惊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红薯木薯玉米几种淀粉掺杂做成的粉条,售价便宜,四五块左右的粉条基本就是木薯淀粉制作,和红薯根本就没啥关系了,但是厂家都是具有食品生产许可的,产品也都是符合相关规定的。老百姓也是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