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爱是需要彼此牺牲的”,黄秋霞具有这样的牺牲精神,而林氏父母则习惯了虚情假意与阿谀奉承,他们代表了上流社会中的丑恶嘴脸。
影片最想探讨的问题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到底是物质还是精神?当黄秋霞把儿子送到了林家,小强就幸福了吗?在黄秋霞看来,对他的爱应该是让他丰衣足食,接受好的教育。但对小强来说,幸福则是和母亲在一起,不同的角度对幸福的认知并不相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地位、名誉、权利、财富与亲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黄秋霞这种认识的形成来源于社会普遍存在的价值观,林氏父母片面的牺牲必然会导致片面的爱,这也正是本片悲剧性的一种体现。所谓的关怀被利益绑架,爱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03、小强没有像父亲软弱和城府,反而坚强和勇敢,源自母亲的忍让和牺牲
所幸的是,小强并不像父亲那般的软弱和城府,他一生都在与命运做着抗衡,真诚而直率的小强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也丝毫没有妥协。离开母亲时,他哭诉“我不想哭,但泪水自己流了出来”,对于母爱的渴望在他记忆深处牢牢扎根,忍让和牺牲的大爱一直支撑着他度过每一天。
造成母亲悲剧的其实是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女性依附观念。面对爱情,林国荣一开始是争取的,但随着压力的增大,最终他选择了妥协。在歌颂母爱的同时,本片其实在呼吁女性要冲破时代的藩篱,勇于自我解放,这需要极大的勇气,也需要忍让与牺牲。
小强18年都没有放弃寻找母亲,更没有责怪母亲,他完成了母亲对他的期望,成为了精神病院的院长,最后又完成了家庭的团圆。虽然过于的理想化,但从中也能看出导演对于宝贵亲情的祝福和期许。
黄秋霞善良、无私,但这种“溺爱”也有可能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到儿子的成长,影片通过构建了一个痛苦、沉重的母爱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情的流动,而言外之意则需要观众自己去领悟。
《妈妈,再爱我一次》可以说雅俗共赏,里面涌动着各种各样的爱,林氏父母对儿子的爱,林国荣的夫妻之爱,林国荣对黄秋霞的真爱以及黄秋霞对儿子的爱,这些爱深刻隽永,具有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无论任何时代欣赏,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爱和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