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鞍马俑 秦始皇帝博物院藏
秦代的陶器,鞍马是骑兵的坐骑,四蹄直立,劲健有力,两耳如削竹,耳前有鬃花,尾巴成辫形,马背上皆有鞍鞯,中部下凹,鞍面上雕有鞍钉,马肚下有一条肚带将鞍鞯固着于马背,带头相接处有一参扣,参扣于马肚左侧,马尾可拆卸。
秦 百戏俑秦代的陶器,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一号百戏俑,残高152.00厘米,右臂有刻划文字“咸阳亲”。三号百戏俑,残高172.00厘米。四号百戏俑,残高152.00厘米。十九号百戏俑,残高181.00厘米。1999年,考古人员在秦陵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的陪葬坑内,试掘出土了陶俑11件,它们上体裸露,下体着裳。动作有直立状、双手卷衣状、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双腿弓箭步、半跪状等。是模拟古代百戏娱乐的场景,百戏是古代散乐杂技的统称,包括扛鼎、寻橦、角力、俳优等。所以,也被称作“百戏俑”,它们仿佛正在参加一场宫廷聚会,各施手段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反映了秦代宫廷活动的丰富。
秦鞍马骑兵俑秦鞍马骑兵俑 秦始皇帝博物院藏
秦代的陶器,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秦人以养马起业,秦陵区内也发现有大量的陶马和真马陪葬,可见其对马的重视与珍爱。鞍马骑兵俑塑造了秦代骑兵和战马的形象,骑兵短小精悍,战马健壮有力,说明了秦代骑兵作为新兴起的兵种,筛选的标准应该非常严格,是研究古代军事史的重要物证。
秦彩绘跪射俑秦彩绘跪射俑 秦始皇帝博物院藏
秦代的陶器,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战车一般每乘车上有甲士3人,即御手、车左和车右。御手居中,车左和车右分立于御手两侧。车士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小腿上绑着护腿,头戴介帻。车左俑左手持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用则是右手持长兵器,左手作按车状。
秦俑面部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