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耀宗是县业余戏剧创作的佼佼者,他创作的小戏曲《贴窗花》于1965年1月10日《河北日报》发表,19日《人民日报》转载,在张家口地区文艺界轰动一时,春节期间,
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评剧院二团、天津市评剧院一团、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都曾演出该剧。
1977年以后,晋剧团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十五贯》《杨门女将》,在县城礼堂连演几十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不久,经县主管部门批准,被清理回乡和下厂的演职员重返剧团,剧团调整了领导,成立了艺委会,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1982年11月,部分演员参加了张家口地区中青年演员会演,王凤录获得头等奖,被授予优秀演员称号。李元华、张金莲分别获得二等奖。
王凤录是花脸演员,曾在《秦香莲》中饰包拯、《潘杨讼》中饰仁美、《劈殿》中饰程咬金、《白蛇传》中饰法海。他认真学习山西省晋剧团著名花脸演员乔国瑞(艺名狮子黑)的唱腔艺术,又有自己的表现特点。
他唱“回头我把香莲唤”和“宋王爷到此我也按律条”两句“拨撩子”,一似沉雷滚动,高亢洪亮,表现包拯刚正不阿的性格,痛快淋漓;在“表黑”一段“二性”中,则揉进了低音柔腔,听来并不生涩,表现包拯对往事的回忆,恰到好处。
1983年,剧团实行团长承包制,因给演员分等弊病很多,承包8月夭折。以后,晋剧团越来越不景气,于1987年1月被撤销,由第二届戏校毕业学员组成县青年晋剧团。他们演出的代表剧目有折子戏《芦花》《斩子》《挡马》,传统戏《下河东》《明公断》《打金枝》,同时,也排演一些现代戏如《戒赌》《真假土地官》等。须生演员赵艳萍、梁安平,刀马傅小英,小生韩海英等人,演技出众。
1994年以来,县青年晋剧团坚持一专多能,小型多样,经常在农村和周边县市演出。演出的剧目有《朱元障》(3本)、《秦香莲》《五女拜寿》《铡赵王》《铡阁老》《潘杨讼》《潘金莲》《劈山救母》《算粮登殿》《见皇姑》《蝴蝶杯》《程咬金照镜子》《秦香莲后传》《下河东》《打金枝》《齐王拉马》等。除上述传统剧目外,还有二人台、流行歌曲、民族舞蹈等剧目,深受群众欢迎。
1995~1999年,县晋剧团归县一瓷厂管理。
2002年,全县农业遭灾,到农村演出遇到困难,3年演出仅200场,收入锐减,部分演职员甚至一些主要演员因生活困难而离团,不少剧目不能演出,剧团运作陷于困境。2002年,经县政府批准,县晋剧团挂靠马圈堡乡将军寨煤矿,实行文企联姻,文企共管。之后,招收学员40人,聘任教师4名,培养一批新人,剧团恢复演出。民营企业家张俊奎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为剧团装修房屋,购置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计算机等设备,为演职员签订全民劳动合同,缴纳养老保险金。
2006年8月,县晋剧团编排的六场古装晋剧《泥河湾》,参加第七届河北省戏曲节汇演,获优秀剧目奖和多项单项奖。
2007年,晋剧《泥河湾》获河北省文化厅、团省委第六部门颁发的“青年文化奖”的“优秀作品奖”,同年,获团中央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
2008年,阳原晋剧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交化遗产传统戏剧类保护名录。
2012年8月17日,阳原县晋剧团编排的《毛毛匠》在张家口市工人文化宮参加第九届河北省戏剧节会演,获优秀表演一等奖。
(来源:阳原文化旅游)
张家口微旅游 / “往期回顾”
向上滑动
张家口微旅游
zjkwly
新浪微博
河北张家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