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大腕》里,片中的人物导演泰勒曾经这样评价《末代皇帝》这部电影:
"当贝托鲁奇拍摄关于皇帝的电影时,他对这个皇帝一视同仁,对待他像平凡人一样,从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开始叙述,而且把王位视为悲剧,这一点也没错"。
《大腕》中的泰勒在戏里是一名好莱坞的大腕导演,当时的他来到了中国的故宫,想要重拍《末代皇帝》。
他希望为观众呈现出好的作品,也希望对得起自己的心。然而一直到影片的最后,他都还是没能完成重制版《末代皇帝》的拍摄。
这倒也在情理之中,《末代皇帝》确实难以再被超越。毕竟,贝托鲁奇那深情而又真实的讲述方式,以及不偏不倚的呈现,都是少有的。
《末代皇帝》全片长达三个半小时(电视版)。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三个半小时是漫长的,但对于《末代皇帝》而言,对于这部记录溥仪一生故事的电影来说,我却觉得三个半小时恰到好处。
甚至在电影即将结束时,我还有一种怅然若失之感,总觉得意犹未尽。
但没办法,影片的画面已经追随着溥仪寂寞的一生走到了尽头。
01、闪回式的双线
在这三个半小时里,每一个分镜、每一个画面,给观众带来的都是欣赏艺术的享受。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也就是说真的是在故宫中拍摄的。
正因如此,这部电影带有着"与生俱来"的气势恢宏,在广角镜头下更是给人身临其境的压迫感和真实感。
影片的场景并非从故宫开始,最初的画面是在中苏边界的火车站,一群满清的战犯被押解至此,而溥仪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火车站冰冷的卫生间里,溥仪试图通过割腕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监狱长赶到将他救起之前,鲜血和时间一起流逝。
而《末代皇帝》的故事,也就在清醒与昏迷、现实与过去的交织闪现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