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漫 >

玄奘在天竺的地位(玄奘为什么要在天竺绕圈)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3-12-29 16:47:0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唯一的神魔小说,但这故事也是有原型的,就是唐朝玄装法师西行(将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成神魔小说估计也算是中国的特例了,比如把武王伐纣写成《封神榜》,把郑和下西洋写成《三宝太监西洋记》,把宋代王则起义写成《三遂平妖传》),在小说中,唐三藏去西天是封唐太宗之命,当时东土的中国人不识大乘佛法、成天享乐,如来佛祖派遣观音菩萨指示唐三藏前往天竺(现今之印度),将无上真经取回东土。

那历史上,真正的玄奘法师去印度是为了干啥呢?所谓“真经”到底是什么经呢?

玄奘在天竺的地位,玄奘为什么要在天竺绕圈(1)

首先真实的历史上,玄奘法师不是大唐皇帝的御弟,他其实是名门之后,曾祖陈钦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国子监博士官,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修养。

玄奘法师,俗名陈祎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这个时候他的家境已经比较困难了,,跟长捷法师(就是他的二哥陈素,早年于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声闻乘和缘觉乘,而他本人偏好后者。他十一岁(613年)就熟读《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玄奘向被派来考查的大理卿郑善果表示自己出家的意愿是“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因而被郑善果破格入选。

玄奘在天竺的地位,玄奘为什么要在天竺绕圈(2)

注:度僧制度,中日二国所曾施行的佛教出家制度,中国古代对出家原无限制。其后因僧数渐增,庶民常假藉出家以避输课,朝廷乃设僧籍加以登录,就是说,出家需要批准。

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618年隋朝灭亡。玄奘提议长捷法师一同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参学,后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建议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论》、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据传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按照当时的标准,他已经是高僧了,但是当时整个中国的佛教水平都不太高,武德七年(624年)玄奘私下与商人结伴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毕以后,再次北上寻觅先德参学,到相州访休法师质问疑惑滞碍之法,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实论》,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年),玄奘重游长安学习外国语文和佛学。

玄奘在天竺的地位,玄奘为什么要在天竺绕圈(3)

他看的书越多,反而越糊涂,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武德九年(626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

所以,玄奘希望西行求法,直接看原版梵文的经书,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但是,当时唐朝是不允许百姓私自西行的,他请求西行未或批准,贞观三年(629年),玄奘毅然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所谓“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玄奘在天竺的地位,玄奘为什么要在天竺绕圈(4)

经过艰苦的旅行,其终于到达天竺,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请教过许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过的寺院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住持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与其余经论;瑜伽行派大师戒贤是护法的徒弟,世亲的再传弟子。在贞观十三年,他曾在那烂陀寺代戒贤大师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此后,玄奘还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他学术水平极高,贞观十九年学成以后,他立真唯识量论旨,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人敢于出来辩难,他因此不战而胜,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可是说当时他就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高僧。

玄奘在天竺的地位,玄奘为什么要在天竺绕圈(5)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可比小说中厉害多了

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这么个牛人当然不可能再追究他偷渡的责任)。

“帝曰。师去何不相报。法师谢曰。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帝曰。师出家与俗殊隔。然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初见太宗时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但没有得到批准,被指定住长安弘福寺(这么个高人当然要留在首都)。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

玄奘在天竺的地位,玄奘为什么要在天竺绕圈(6)

在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将约1330卷经文译成汉语,对汉传佛教有极大的贡献。

龙朔三年(663年)十月玄奘译完最后一部佛典《大般若经》之后感慨说:“向在京师,诸缘牵乱,岂有了日?”玄奘于麟德元年二月五日深夜、六日子时(664年3月8日0~1时)圆寂,享寿六十二岁。

玄奘不是一般的和尚,甚至不是一般的高僧,他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共译出佛教经论74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

作者:云帆

,

栏目热文

玄奘历经几年到达天竺(玄奘取经往返用了多少年)

玄奘历经几年到达天竺(玄奘取经往返用了多少年)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功德圆满,普度众生。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奘是怎样的一个人...

2023-12-29 16:33:15查看全文 >>

玄奘为什么选择丝绸之路取经(玄奘取经路线为何绕了个大圈)

玄奘为什么选择丝绸之路取经(玄奘取经路线为何绕了个大圈)

看了《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路图后,纳闷了,为何唐僧取经要舍近求远呢?西游记已经深入人心,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行走十...

2023-12-29 16:15:29查看全文 >>

玄奘为什么要绕着走(玄奘为什么不直接往南走)

玄奘为什么要绕着走(玄奘为什么不直接往南走)

说到中国的对外交流史上,一个人物的名称必然会被提起。他就是唐僧玄奘。 当然一般人认识他都是从《西游记》开始连同孙悟空、...

2023-12-29 16:27:23查看全文 >>

为什么唐玄奘要去天竺取经(唐玄奘取经到底都去了哪里)

为什么唐玄奘要去天竺取经(唐玄奘取经到底都去了哪里)

关于玄奘法师西行,网上很多人有错误的看法,尤其是受了西游记的影响,说他是去求取大乘经典,并认为大乘门槛比较低,容易吸纳信...

2023-12-29 16:42:04查看全文 >>

玄奘去天竺哪取经(玄奘在唐朝哪年去天竺取经的)

玄奘去天竺哪取经(玄奘在唐朝哪年去天竺取经的)

大家都知道公元629年,大唐盛世,玄奘去古印度(天竺)取经的故事。然而,如果因此而认为玄奘是中国第一个去古印度取经的人,...

2023-12-29 16:29:19查看全文 >>

晚上的大海留给我们什么印象(感受大海的时刻讲了什么)

晚上的大海留给我们什么印象(感受大海的时刻讲了什么)

我来到了海南,见到了大海!七天的旅游:海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北方人,见到大海,是一个梦想!十年前,我曾经去过青岛...

2023-12-29 16:09:33查看全文 >>

看大海的感受短句十个字(面对大海心情和感受的句子)

看大海的感受短句十个字(面对大海心情和感受的句子)

1.大海是生命的母体;海水是生命的洗礼玉液;而面向大海,沐浴海风,感受滚滚红尘间千种风情乃人生一大乐事。2.接天蔽日的云...

2023-12-29 16:38:47查看全文 >>

感受大海的时刻图解(感受大海的时刻高清观看)

感受大海的时刻图解(感受大海的时刻高清观看)

一部缓慢而慵懒,细腻而忧伤的电影,豆瓣评分6.0.值得每一个在爱情迷路的女孩观看。爱情的迷失,是自我的迷失美子18岁喜欢...

2023-12-29 16:07:59查看全文 >>

感受海的那一刻完整版(感受海的那一刻电影原版)

感受海的那一刻完整版(感受海的那一刻电影原版)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日本纯爱电影。《感受大海的时刻》说起日本纯爱电影,大家应该不太陌生。中学时候看的《恋空》。还有...

2023-12-29 16:15:23查看全文 >>

大海能给我带来怎样的心情(大海给人的心理感受)

大海能给我带来怎样的心情(大海给人的心理感受)

旅行‬是‬未知‬的‬探索‬与‬向往‬,在‬旅途‬中‬遇见‬大海‬能‬给‬我‬带来‬无限‬的‬能量‬与‬快乐‬,使我‬的‬...

2023-12-29 16:06:08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