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树的科学插图 | Wikimedia Commons
面包树的衰落面包树是一种很优秀的粮食作物。一棵面包树每年结果250~400公斤,而且是全年结果。果实大小从大橙子到小西瓜不等,富含淀粉的“白肉”是由花被片演化而成,经过人工选择所以没有种子。面包果味道像面包又像白薯,烤、煮、炸、咖喱皆可。比起精加工谷物,面包果的升糖指数低,而且营养更全面。波利尼西亚人遗传上普遍易发糖尿病,所以在现代社会,面包果对他们的健康也颇有帮助。
夏威夷群岛上,曾大片分布着原住民精心栽种的面包树,这一丰富的食物来源,是夏威夷社会发展的基石。夏威夷岛民相信,面包果是神的礼物,神曾经化身为面包树,拯救饥饿的妻儿。
烧烤面包果 | Saga70 / Wikimedia Commons
欧洲殖民者心目中“天堂”的破灭,并没有使他们停下践踏这个奇异世界的脚步。以夏威夷为例,18世纪欧洲人的到来,使原住民的生活受到残酷的冲击。数以十万计的面包树,如今所剩无几。殖民者建立起种植园,我们在高中学过,单一种植一种作物的经济有个致命的问题:粮食安全。夏威夷是美国食物自给率最低的州之一,80~90%的食物依赖进口。
面包树衰败的背后,不仅是食品安全的威胁,也是夏威夷独特文化的消逝。食品生产和消费“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世界各地的食品变得千篇一律的过程,大家都吃麦当劳喝可乐。这是一种更温柔的对文化多样性的绞*。
切成薄片的面包果,拍摄于中国台湾 | Apple Jia / Wikimedia Commons
夏威夷文艺复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夏威夷公众对于粮食自给的意识增强,本土食物的需求大涨。同时兴起的还有“夏威夷文艺复兴”(Hawaiian renaissance)——继承夏威夷的独特文化,唤起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这些活动中,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面包果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相比“主流”粮食作物,科学界对面包树的研究较少,夏威夷各地的环境又不同,要种好面包果,离不开先辈的经验。所以在种植面包果的过程中,夏威夷传统的农业知识自然得到了传承。还有一些人把面包果园变成了生态旅游的景点,让小朋友来体验种面包树,学习关于土地和传统的知识。
面包果 | Ashay vb / Wikimedia Commons
面包果对于夏威夷文化传承的意义,并不限于农业方面。新鲜面包果的保质期很短。所以夏威夷的面包果出口量很少。很大一部分的面包果,是在亲戚朋友的社交网络之中消化掉的,今天张三提着果子送给李四,明天李四送给王五。相比从事其他种植业的农夫,面包果农显得格外热情好客,他们不仅把多余的果实送给亲朋,还捐赠给慈善机构和学校。
夏威夷人认为,作为“神的礼物”,面包果代表了夏威夷文化里慷慨给予的美德,一定要拿出来与人分享。于是,面包果不仅是不同于汉堡可乐的“健康粗粮”,也是夏威夷文化独特性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