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孩子沉迷于网络背后的主要原因(当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弊端)

来源:原点资讯(www.yd166.com)时间:2024-06-08 16:23:07作者:YD166手机阅读>>

孩子为何会过度依赖网络?背后隐藏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哪些问题?这个“六一”儿童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市委网信办主办、新京报社承办的“互联护苗2024”主题网络活动,邀请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人民法庭副庭长宋晓佩、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党委*管杰以及腾讯未成年人保护营地家庭教育专家梁玲玲做客新京报“六一”直播间,解读孩子过度依赖网络背后的心理需求,为家长支招。此次访谈在新京报客户端、微博、抖音、快手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孩子沉迷于网络背后的主要原因,当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弊端(1)

6月1日,三位专家做客“互联护苗2024”主题网络活动的直播间,谈家庭教育有关的话题。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庭”

孩子的用网习惯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是否与年龄相关?管杰介绍,首都师范大学相关部门曾经做过专门研究,探究不同年龄段(小学段、初中段和高中段)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特点。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确实要长一些,但精确分析来看,没有“孩子年龄越大越依赖手机”的结论。但有研究显示,13岁以下的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影响孩子大脑皮层的发育,影响孩子的智力和学业能力水平。

“我们需要辩证地看这个问题。孩子是否过度依赖手机、网络,更多是受个人自控能力、家庭环境的影响。即便成年人也存在对手机依赖的情况。”管杰认为,对于未成年人,更多应考虑如何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让他们自我约束并合理使用手机。管杰特别提醒年轻父母,在孩子很小时,尽可能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网络,以免对孩子心理、生理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也要正视网络的工具属性,让网络助力孩子们学习和成长。

孩子沉迷于网络背后的主要原因,当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弊端(2)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党委*管杰(左)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人民法庭副庭长宋晓佩。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王四营法庭是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基于多年来积累的审判经验,宋晓佩亦认为,未成年人是否依赖网络和电子产品与家庭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宋晓佩介绍,在解决离异、子女探访、抚养权等家事纠纷中,以及接触校园霸凌、未成年人网络打赏等案件中,会发现确实有部分家庭存在孩子爱玩手机、沉迷网络的困扰,经过分析,隔代养育、父母缺位、未成年人和父母有效沟通少、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家庭普遍存在孩子沉迷网络和电子产品的现象。

“从实际案例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庭。”宋晓佩说道。

四类家庭的孩子易出现网络沉迷情况

提到家庭教育,梁玲玲表示,腾讯未成年人保护营地主要处理涉未成年人社交、游戏、安全等网络相关问题。实际调研发现,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儿童出现网络问题,其中,有四类家庭容易出现孩子网络沉迷的情况,第一类为“放任型家庭”,即缺乏陪伴。有的家长不在孩子身边,无法以身作则,而有的家长即便在身边,但父母陪伴时和孩子间没有情感交流和互动,此类家庭占比为39%。

第二类家庭为“掌控型”,父母比较严格,会忽略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难度,选择指责、批评、打骂等传统的教育方式,此类家庭占比为27%。第三类是“强加型家庭”,要么父母把自己意愿强加给孩子,让他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要么特别溺爱,孩子逐步学会要挟家长,让父母听自己的。这两种情况会导致家庭规则缺失,双方过度要求对方使规则难以建立,此类家庭占比为20%。

孩子沉迷于网络背后的主要原因,当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弊端(3)

腾讯未成年人保护营地家庭教育专家梁玲玲(右)。 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摄

“最后一类为‘脱离型家庭',这不是指家长缺位,而是虽然家长在场,但始终认为孩子所玩的东西是不务正业。”梁玲玲介绍,孩子在网上接触了新鲜的事物想和家长聊,家长却认为是不务正业,这说明家长和孩子间缺少共同话题,导致孩子的生活单调而乏味,此类家庭占比约14%。梁玲玲认为,家长可以比照这四类家庭的情况反思自己在养育中存在的问题,“不要家长玩家长的,孩子玩孩子的,亲子间要建立共同的网络氛围,有共同的兴趣点和话题。”

“有些家庭有时对孩子严加控制,家长工作忙时就‘放羊’。”管杰认为,爱玩游戏是人的天性,对于孩子来讲,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学会自律,这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家长和孩子一起通过网络游戏娱乐,共同讨论网络的利弊,会有效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管杰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找到生活、学习、工作的节奏和作息,这是集智慧与情感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做好网络教育的第一课堂。”

“有效陪伴”是家庭陪伴的关键

日前,围绕家庭陪伴话题,新京报发起了一项儿童节特别调查“你多久没有认真陪伴孩子了”,参与调查的群体多为孩子母亲,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同父母陪伴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影响。对于无法陪伴孩子的原因,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工作太累或太忙”,亦有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耐心“想自己消遣”。即便有近九成家长认为沟通和陪伴孩子最为重要,但“聊天谈心”的陪伴形式不多,受访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大多还是集中在辅导作业和逛博物馆、图书馆和旅游等活动。

亲子间有效的沟通,建立情感的链接是大家的共识。宋晓佩通过一个特殊的案例强调了亲子间培养感情的重要性。在一起监护权纠纷中,孩子因父母离异而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从小便依赖手机、沉迷网络,只要不看手机、平板电脑就会出现严重的“戒断反应”,大喊大叫、要挟家长。在其父亲去世后,母亲再婚生子成立了新的家庭,孩子姑姑为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向法院要求得到孩子的监护权。

“他的父亲虽然此前是孩子的监护人,但对孩子不管不问,缺乏感情交流,导致孩子沉浸在虚拟世界。”宋晓佩介绍,通过定期回访,法官发现姑姑把孩子接到了家后,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沟通,引导孩子通过参加户外游戏等有利于身心的活动,分散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渐渐地将孩子拉回正轨。经过一两年的调整,孩子学业和专注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直播中,管杰介绍了北京市第十八中学不久前举办的“聚·宽”家长夜校的情况,这是学校牵头与方庄街道办事处、社区共同探索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格局,而此次夜校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正是如何提升家长的沟通能力,实现沟通的目的。从教育者的角度,管杰认为“有效陪伴”是家庭陪伴的关键。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校对 卢茜

,

栏目热文

孩子沉迷网络要重视(孩子沉迷网络的三种原因)

孩子沉迷网络要重视(孩子沉迷网络的三种原因)

  日前,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该标准是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未成年...

2024-06-08 16:40:04查看全文 >>

儿童沉迷网络的征兆(儿童沉迷网络导致心理问题)

儿童沉迷网络的征兆(儿童沉迷网络导致心理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

2024-06-08 16:48:22查看全文 >>

怎么查自己的卡号是多少(查询自己卡号怎么查询)

怎么查自己的卡号是多少(查询自己卡号怎么查询)

1、您登录掌上生活App后,选择【金融-卡片管家-点击需要查询的卡片-查询卡号】,验证通过后即可查到完整卡号。2、若您的...

2024-06-08 16:41:43查看全文 >>

成考报名费多少(成人自考本科学费一览表)

成考报名费多少(成人自考本科学费一览表)

  成考学费每年在2000-3000元左右。成人高考学费并不是很贵,根据报考地区不同,选择的专业、院校不同,费用也是有所...

2024-06-08 16:21:32查看全文 >>

成考报名机构(成考报名机构哪家好)

成考报名机构(成考报名机构哪家好)

成考自己报名还是找机构❓报名攻略分享无论你是选择自己报名还是报机构函授站的,码住这篇文章,看完绝对不亏!同学们也知道自己...

2024-06-08 16:09:29查看全文 >>

网络沉迷原因及教育方法心得体会(网络沉迷原因及教育方法观后感)

网络沉迷原因及教育方法心得体会(网络沉迷原因及教育方法观后感)

哈喽,各位小伙伴儿大家好呀。好久不见,我是明天心理的主创“明天”。随着这几年我的咨询经验的增加,讲座次数的增多,相比之前...

2024-06-08 16:40:32查看全文 >>

为什么孩子沉迷网络(孩子沉迷于网络背后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孩子沉迷网络(孩子沉迷于网络背后的主要原因)

孩子沉迷网络,更像是给父母拉响警报:孩子的心理生活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了。1.长期接触网络从而造成心理上习惯性依赖任何的事...

2024-06-08 16:37:37查看全文 >>

孩子沉迷网络会怎样(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专家教你三招)

孩子沉迷网络会怎样(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专家教你三招)

微信公众号提问:我们家孩子今年5年级,从上学期开始就沉迷上了网络游戏,一刻都停不下来,特别是寒假的时候,不分白天黑夜,特...

2024-06-08 16:07:12查看全文 >>

青少年沉迷网络危害的真实案例(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案例简短)

青少年沉迷网络危害的真实案例(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案例简短)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只有生活,才是...

2024-06-08 16:32:39查看全文 >>

孩子沉迷网络的迹象(孩子沉迷网络的表现)

孩子沉迷网络的迹象(孩子沉迷网络的表现)

暑期来临,有家长发现孩子总是长时间玩手机、打游戏,不免担心孩子会不会网络成瘾。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

2024-06-08 16:52:29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