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睡(注意黄疸)
1做好脐部消毒,每天早晚各一次,脐带一般三周内脱落。
2生理性黄疸7~10天消退,多吃奶多排便晒晒早上9:00 ~10:00的太阳。
3出生后补充ad和d3。
2月闹(注意肠胀气)
1肠胀气高发期多趴、卧、做排气操、飞机抱、温水敷肚子缓解。
2每次喂奶后都要给宝宝竖抱拍嗝,如拍不出可以竖抱一会儿。
3注意睡头型,坚持左右侧睡,仰睡换着睡。
4注意红屁屁,勤换尿不湿,保持屁屁干燥,日常涂护臀膏护理。
3抬头(注意口欲期)
1口欲期抓到什么都往嘴里放,注意保持小手和物品干净。
2母乳亲喂且产后需要上班的妈妈开始逐渐让宝宝适应奶瓶。
3俯卧抬头45度,练习彩色卡片追视,练习抓握手摇铃,感受不同物体的触感。

4翻身(注意补铁)
1进入翻身期,留意宝宝翻身,装好床围栏,预防宝宝跌落。
2可能出现厌奶,保持平常心,不强迫吃奶,一般1~2周恢复。
3宝宝从母体获得的铁只够用4个月,需要4个月开始预防性补铁。
5出牙(注意口水疹)
1出牙高峰期准备磨牙棒给宝宝代替啃咬入口玩具要经常消毒。
2多帮宝宝按摩牙龈出牙不适宝宝会暴躁,不爱喝奶甚至会咬妈妈乳头。
3出牙期口水增多,注意预防口水疹,勤换口水巾,保持口周围干燥。
6辅食(补充DHA)
1辅食添加不早于4个月,不晚于6个月必须开始添加地口辅食。
2第一口辅食选择二价铁的高铁米粉宝宝更好吸收。
3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每种新食物都要排敏3天。
4辅食添加不要晚于6个月,不要给宝宝吃自制米糊,不要给宝宝喝果汁。
7会坐(注意食物过敏)
1远离危险品确保宝宝坐立区域没有尖锐、易碎或小件物品,防止误吞或受伤。
2宝宝刚开始坐立背部肌肉还不够强壮,可以使用婴儿椅或靠垫提供支撑,避免长时间独坐
3宝宝的脊柱和肌肉仍在发育,每次坐立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逐渐延长。
4鼓励爬行,爬行对协调性和肌肉发展更重要。在宝宝能坐稳后,鼓励他们多爬行。

8会爬(注意换奶瓶)
1床边一定要添加护栏,防止宝宝从床上跌落。
2多让宝宝爬行训练爬行和双手配合能力。
3注意更换奶瓶,鼓励宝宝用吸管喝水。
9断夜奶(注意分离焦虑)
1逐步减少夜奶量,缩短喂奶时间。
2增加白天进食量,尤其睡前一顿,避免夜间因饥饿醒来。
3爸爸参与,宝宝闻到妈妈气味会想吃奶,爸爸在夜间安抚帮助减少对夜奶的依赖
10学语(注意奶量)
1及时回应宝宝,当宝宝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及时回应并模仿他们的声音,鼓
励他们继续发声。
2唱歌和念儿歌,儿歌和童谣节奏明快,能帮助宝宝学习语音和词汇。
3避免过度纠正,如果宝宝发音不准确,不要过度纠正,重复正确的发音即可,避免打
击他们的积极性。
11站(注意培养专注力)
1不要过度干预宝宝的站起、行走,遵循宝宝的发育规律。
2可以给宝宝选择一双合适的学步鞋。
3一次只给一个玩具,在没有被邀请的情况下不要打扰宝宝,培养专注力。
4宝宝会站后爱抠墙上的小洞洞,注意家里插座按是插座保护壳。

12走(注意语言引导)
1鼓励独立行走,让宝宝多尝试独立行走,不要过度依赖家长的搀扶。
2避免长时间走路,宝宝的骨骼和肌肉仍在发育,长时间走路可能导致疲劳,适当休息
3注意地面安全,避免让宝宝在湿滑、不平或坚硬的地面上行走,防止摔倒或受伤。
4提供探索空间,宝宝学会走路后会更加好奇,给他们一个安全的空间自由探索。
5观察走路姿势,如果宝宝走路时出现明显的内八字、外八字或跛需要矫正。
6防止意外伤害,宝宝学会走路后活动范围扩大,家长需时刻关注,避免他们接触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