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梁博成为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冠军,一位老师起了关键性作用。
当时节目组在学校选人,依他的性格肯定对这类比赛绕道走。
老师特意权振东劝他报名:“这个比赛你去你什么都不图,你就图你学音乐这么多年,这是个好的平台,让他们点评点评你。”
一句话醍醐灌顶。
后来梁博势不可挡,*出重围,得到在演播室录制的机会。
所有人都没预料到,这孩子会是冠军,更是后台最难管理的“刺头”。

导演组为了节目播出效果,往往会给选手设计一套专门的话术,梁博根本不吃这套。
比如,他第一次收到吉他的往事,节目组安排的讲稿上写道:“当我拿到我人生中第一把吉他的时候,我激动到浑身颤抖,酥麻不已。”
梁博很反感,“我麻什么?”
因为他一直唱摇滚,节目组提供的配套大铁链子、巨型LOGO,他也不戴。
上台,总是寸头加简单黑t恤,跟其他选手完全不在一个画风。
选秀节目到后期,选手往往迎合导师品味进行选歌,梁博依旧我行我素,保持态度,那英也拿他没办法。
“我有两个坚持的原则:不能让我穿不满意的衣服,不能让我说假话。必须唱我能接受的曲目。”
尽管长相普通、个性耿直,不会讨好观众,也不取悦导师,他还是出乎意料地凭借实力拿到了总冠军。

多年后,梁博说:“过去这么久,我就记住了第一场。那英老师转身的时候,这个画面会记一辈子。”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2012年9月30日,好声音总决赛之夜,21岁的梁博加冕冠军,只说了一句:“有机会一定让大家听到我自己写的歌。”
没有狂欢,没有喜极而泣,甚至有点无动于衷。
当晚,冠军梁博在马路上坐了一夜。
“几乎所有选秀歌手的爆红都是节目运筹效应的产物,和音乐本身究竟有多大关系呢?”
他在舞台上说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下一步音乐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