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获取更多民乐学习知识!
2020年的高考第一天,在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文科数学的考卷上竟然出现了钢琴键盘!
乍一看相当复杂,可定睛一看,其实题目问的不就是从C到B能构成几个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于是大家纷纷用乐理的方法给出了这道高考数学题的正确答案:
很多学过音乐的孩子都开心的笑了!
其实,音乐已经不是第一次上高考试卷了!2019年上海卷作文题目就非常有意思:
很多网友纷纷感叹,从小没学过音乐,连作文都写不出来了!
在《大脑的潜能》一书中记载:
音乐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时空推理能力,并且因此而促进孩子数学机能的发展;
音乐训练可以使人脑中一个叫做颞平面的区域增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来说一句话,就是音乐学的好,数学、语文成绩都能提高!如今从历年的高考卷上看来,果然诚不我欺!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慢慢成为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开始注重对于孩子特长的培养,人们也逐渐摒弃“音体美是不重要的副科”思维,艺术再也不是别人口中的“不务正业”。不仅如此,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在名校也备受青睐,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清华北大中,接受过艺术教育的孩子也能脱颖而出,艺术往往是开启高校大门的金钥匙!
音乐诗人李健,就曾是清华大学的艺术特长保送生!出生于文艺世家的他,小时候学过戏曲和武术。1993年,读高三的李健参加了清华大学面向全国文艺爱好者举办的冬令营,在活动中他以一首《说句心里话》获得了全国第一名。
原本清华大学计划为他高考降50分,可又担心如此优秀的民歌人才会有其他学校抢先抛出橄榄枝,于是果断决定:不用考了,直接录取。最终李健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除了李健外,央视名嘴“北大还行”撒贝宁也是高考特长生保送的代表。父母都是从事文艺工作的军人的小撒,从孩提时代起,就接受着家里艺术的熏陶。
高三那年,撒贝宁有幸参加了只有尖子生才能入选的北京大学举办的冬令营。在汇报演出中以一曲《小白杨》顺利通过了汇演。在离高考还有三个月的时候,他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尽管李健、撒贝宁是通过艺术特长保送进入高校就读的,但首先要得益于自己平时对于文化课的努力学习,同时在学习艺术方面也付出了多于常人的努力。只有文化课与特长都达到相应的水平,才可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艺术不是学习的绊脚石,反而有机会成为开启高校大门的金钥匙!无论是文化课还是艺术专业课,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努力钻研。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真正做到不荒废时间,不荒废艺术,让自己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去年,央视节目《开讲了》邀请到了武汉大学的副校长周叶中教授。他在节目中聊到关于教育问题时,提到了他曾在柏拉图《理想国》中读到的一个观点:体育与音乐是培养理想公民最重要的两极,体育使人坚韧不拔,而音乐使人精致典雅。
武汉大学是莘莘学子都向往的一所高等学府,那里孕育着我国许多顶尖的人才。而身为武大副校长,他也是处在最能看到我国目前对优秀人才培养现状的位置上。然而在他看来,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音乐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它能提高的是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审美高度。
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周广仁曾经说过:“我们学音乐,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生能够更加丰富,能够更多的享受人类所创造的一些东西。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了音乐的气氛,就是一个快乐的家庭!”
和周先生有着同样见解的,还有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的周海宏教授。他认为“想要成功幸福,从小热爱艺术”!
所以,学习音乐的意义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早已超越了学一个特长的范畴,它绝不仅仅只是会一门技术那么简单。
学好艺术,两条腿走路,多一个选择!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越来越多全面发展的孩子得到重视,从小学过音乐这一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那些拥有音乐特长的孩子,即使日后不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小时候的学习也绝不会白费。
比如前阵子,网上流出了一张某公司的招聘启事,上面明确写道:“有乐器学习经历或有音乐特长者优先考虑。”
其实,现在把音乐特长作为招聘优先考虑条件,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了。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学音乐的孩子在未来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在未来的工作中永远是被瞩目的焦点
为什么现在一些跟音乐完全无关的公司会将音乐特长作为招聘的优先考虑条件?因为,现在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都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工作着。为了缓解员工的压力,放松紧绷的神经,很多公司会都定期组织一些活动,例如年会。这样的活动当然少不了音乐节目,于是音乐生的优势就在这时突显出来了。
大家往往对唱歌好听,或者是会演奏乐曲的人都会充满羡慕和崇拜之情,这样一来,懂音乐的人的形象便会在同事心中的地位顿时提高一个level。能得到同事们的欣赏,害怕工作不顺心吗?
提升艺术修养 提高生活品位
学音乐是一件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味的事情。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所以,人们对精神世界慢慢开始有了更高地追求。
于是,去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去各种展馆看展、去剧院欣赏话剧……将会成为未来人们娱乐活动的一部分。如果懂音乐,会欣赏这些艺术,那这不仅在朋友面前谈论自己专业的看法,也会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满足。
音乐永远无法被替代
在未来,很多工作都会被人工只能所代替,但是唯独音乐不能。很多人可能会反驳说,现在钢琴里只要装上一个智能演奏系统就能自动演奏,而且前段时间还出现了会弹钢琴的机器人,音乐家被人工智能代替也是迟早得事。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一点,音乐是被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情感的艺术。而机器是冰冷的,它只懂得复制人类已有的,或者是被精确设定出来的音乐。音乐之所以美,就在于同样的作品在不同的演奏者,甚至是同一演奏者在不同状态下的演奏,都是独一无二的。机器只会周而复始地一般般重复,就像每天早晨的闹铃声一样,再好听的歌曲终究也会让人厌烦。
学音乐的孩子 情商普遍较高
一个人是否能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是由智商和情商的高低所决定的。虽说智商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工作中,往往情商的作用要高于智商。在如今的社会中,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应变能力,能使人们在一份工作中有所作为。
而情商需要从小培养,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外,学习音乐往往也是提高孩子情商的一种方式。孩子在学习音乐中,能够慢慢感知音乐中的情绪变化,甚至仅仅通过乐谱就能捕捉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样对情感细腻的洞察能力,对孩子情商的提高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