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我们可以感觉到《死了都要爱》是非常难以演唱的歌曲,那么原唱的表现如何?为什么阿信可以唱的出来?而他的现场又为什么很难完成CD的感觉?阿信是具有这个恐怖的演唱能力?但感觉阿信的唱功好像没有上面G4、A4密集咬字的歌手唱得好?答案很简单:咽音;
苏见信演绎《死了都要爱》的唱功逻辑:腔体挤压的咽音音域;苏见信演绎的《死了都有爱》唱法的逻辑和上述我们所说A4密集咬字的几个有极大的差异。一般而言,我们对于密集咬字的默认音色和质量是基于:混声体系。因为混声的美感最均衡,泛音感和声压的动态表现极高。但是苏见信的唱法则是有点偏向于:乐器化的纯咽音逻辑。
恰恰巅峰歌手之中孙楠也是具有咽音属性的。我们简单将孙楠和苏见信做一个对比,就可以知道两人之间的唱功差异,以及为什么苏见信反而具有更高的音域表现。

1:孙楠的黄金A4本质上是使用咽音的贴咽壁金属芯,作为自身混声真声的部分载体,但是整体的机能依旧是声带的真声。这样的好处是:借用了咽音的完美明亮度音色,塑造了孙楠极具穿透力的标志性音色,同时兼具部分的护嗓功能。换句话说:孙楠的唱法音色优先于音域,对于咽音的使用是基于音色来塑造的。
2:苏见信的高音逻辑,本质上是咽音腔体压缩的乐器化。这里触及到咽音的本质:双簧管逻辑,将声带作为单纯被动震动的簧片,通过更高咽部的腔体大小来完成共鸣空间的压缩,进而通过压缩的腔体大小来控制高音。所以理论上,只要挤得越狠,音高就可以越高。但一般而言,男生的咽音不建议距离A4太高,因为挤得越狠,声带代偿的损失性也越大。换句话说:苏见信的唱法音域优先于音色,对于咽音的使用就是奔着高音去的。

在现场演唱上,苏见信老师的现场其实并没有演唱原调的《死了都要爱》,最经典的演唱会也都是降一个Key,而和小沈阳等人基本上都是降四Key或者五key表现。因为CD可以录音一次永久保持使用,但是Live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容易伤嗓。而这也导致了近期的演唱会,有点唱不上去了降调版。所以咽音这个东西要慎用,孙楠是使用的最好的咽音歌手,建议依附于混声体系才具有较好表现。
但是反过头来一想:苏见信老师可是唱了High C密集强咬字整整25年啊。这样的音域表现,也意味着他的强大,可能音色不是很好。但是音域真的超出了一般巅峰歌手。咽音的护嗓性质依旧存在体现。
综上,《死了都要爱》的声乐难度堪称天花板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