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子
另外一个就是行。这个行的内容也比较多。这一点在第99回,元始天尊的诰敕中说得比较系统。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呜呼!仙凡路回,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岂谄媚奸邪所觊窃。纵服气炼形于岛屿,未曾斩却三尸,终归五百年后之劫;总抱真守一于玄关,若未超脱阳神,难赴三千瑶池之约。故尔等虽闻至道,未证菩提。有心自修持,贪痴未脱;有身已入圣,嗔怒难除。须至往愆累积,劫运相寻。或托凡躯而尽忠报国;或因嗔怒而自惹灾尤。生死轮回,循环无已;业冤相逐,转报无休。吾甚悯焉!怜尔等身从锋刃,日沉沦于苦海,心虽忠荩,每飘泊而无依。特命姜尚依劫运之轻重,循资品之高下,封尔等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祸福自尔等施行,生死从今超脱,有功之日,循序而迁。尔等其恪守弘规,毋肆私妄,自惹愆尤,以贻伊戚,永膺宝箓,常握丝纶。故兹尔敕,尔其钦哉!”
这里提到的第一个厚培根行、为人正直、有道德品质、服气炼形,炼成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这是练成仙道最基本的,还没有成仙,只能叫炼气士。就像博士上学期间,只能叫博士研究生,还没毕业不能叫博士一样。

玉虚宫第二届修仙专业毕业照
玉虚宫十二弟子都满足了这个要求,但是依然没有成就仙道,还有其他要求没有满足,不能毕业,就是要斩三尸去掉贪嗔痴三毒,最后抱真守一,超脱阳神,才能成仙成佛。他们功行差不多满了,可没有斩尽三尸,贪痴还到好说,就一个嗔恚心很难除,动辄就发怒,犯*戒。最后九曲黄河阵中,十二金仙被“三花削去,闭了天门,已成俗体,即是凡夫。”直到万仙阵中应了*劫后,才重新回山修炼。
《酉阳杂俎》记载:三尸神"一居人头中,令人多思欲,好车马";"一居人腹,令人好饮食,恚怒";"一居人足令人好色,喜*"。
以上是仙道,按元始天尊在第77回说的“封神榜立有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这个其实就是佛教六道轮回的思想。玉虚宫的弟子由于根行深,虽然有不符合成仙的地方,但是应了劫、吃了苦头、回山继续修行就能成仙。而终南山玉柱洞的云中子,从头到尾没有发火,说话细丝慢理的,有犯一次*戒,也是在燃灯道人的安排下处死的闻太师。十绝阵、九曲黄河阵,人家都不跟着掺和,他的顶上三花就一直没事,顺利答辩毕业了,真是第一福德真仙。

云中子
根行次一等的,成就神道,这些人多出身道门,修炼成了神通,但是或者根器不足,像是截教弟子,多从畜生道而来,贪嗔痴三毒炽烈,*伐无度;也有阐教弟子六根不净的,像是黄天化不能守戒,下山开荤、改换王服,土行孙爱欲不绝,贪恋女色,龙吉公主前缘纠结,凡尘成婚;也有人道品劣,却有福报,因缘际会,转成恶神的,像是姜尚前妻马氏自尽,子牙顾念旧情,封为扫帚星。

黄天化
再次一等的就是人间富贵了,炼魔法宝没修成,法术神通不咋地,但是于人间有功,所以有人间福报。另外三尸不斩,六气不吞,七情六欲皆有,为人情俗事所牵引,轻做喜怒。*、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嗔、痴十恶不戒,三灾八难不免,这就是凡人一个,成不了仙,当不了神。
我们看一下姜子牙第一条我们上面说过了,他就是不满足,昆仑学道四十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兵法上了,这一方面比神仙都厉害,可是由于没有专心服气炼形,修成长生,突破寿命限制,以后的修行就进行不下去,就没有办法成仙了。
于人间有功,他倒是有的。从朝歌城一逃出来,他就用土遁之法,救七八百逃难的百姓到西岐州,后又兴周灭商,拯救黎民于水火,也该他享六七百年的血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