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田明 通讯员刘延峰
8月25日傍晚,河南农大专家郭线茹教授收到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户的紧急求助:玉米地蜗牛泛滥成灾,请求支援。郭线茹教授紧急组织植保学院赵特副教授、刘晓光副教授及赵曼博士等有关专家,第二天一早便奔赴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到了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郭线茹教授一行冒着骄阳直接钻到了玉米地里查看灾情。共调查6块玉米田,统计了1800多株玉米受害情况,发现玉米被害株率高达60%以上,一般地块百株玉米蜗牛达200多头,多的地块500多头,对玉米高产稳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从左到右)赵曼博士、郭线茹教授、赵特副教授和刘晓光副教授现场调查蜗害。
赵特副教授在现场为农户详细介绍了玉米蜗牛的为害症状,即:蜗牛啃食叶片叶肉,在叶片上留下长条白斑,严重的会呈现叶片撕裂,影响光合作用;玉米抽穗后,蜗牛取食花丝影响授粉,在花丝上留下明胶状透明物,也会取食玉米棒顶部幼嫩籽粒,破损部位遇到湿度大会引发玉米穗腐病,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蜗牛玉米为害症状。
据赵特副教授介绍,目前蜗牛和蛞蝓这些软体动物在部分地区已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特别是在秋季阴雨多湿度大的年份危害更大,今年秋季我省大部分地雨水偏多,有利于蜗牛发生危害,在豫北多地玉米田、大豆田和蔬菜田危害加重。玉米前期受害可撒施四聚乙醛和甲萘威颗粒剂防控蜗牛为害,玉米后期施药不便可以采用飞防喷雾,结合防治玉米螟和黏虫等害虫喷施四聚乙醛、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进行防治,同时要注意监测明年受害严重地块蜗牛发生情况进行及时防控。赵特副教授近年一直关注一线生产中的问题,春节疫情期间通过凝练科学问题申报的蛞蝓有关重大科研项目在科技处通力配合下,已顺利获得立项。
据悉,由郭线茹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夏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六相关工作已在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3年,每年在当地设立核心示范田200亩进行技术示范,技术辐射10万多亩,现场培训当地农户累计1000多人次,制作的夏玉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单项技术和集成技术网络培训视频点击量5万多次,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蜗害调查专家和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合影。
,